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如何讲好一件事 > 测试你的故事

测试你的故事




故事创作出来之后,要在“上路”之前试驾一下。把自己的故事讲给朋友或同事听,然后问他们下面几个问题。

•你记住了我故事中的哪些内容?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每天都会接触海量的信息,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在我们的反应中囊括尽可能多的信息。但是,假如你的听众记不住你刚刚与他们分享的信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另外,有时候人们会记住大部分随机信息。因此,除了直接与当事人联系,看看哪些信息让他们记忆深刻、哪些没有给他们留下印象之外,别无他法。一旦你收集到了反馈信息,你就可以有足够的信息来加工改进你的故事,这样人们就可以记住你希望他们记住的内容。

•我的故事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大家一定要记住玛雅·安吉罗的建议:“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你带给他们的感受。”你的故事带给听众什么样的感受呢?故事激发的情感可能比你说过的任何话语对听众产生的影响都要长久。你用来测试故事的听众是否受到启发?你的故事是否让她想起了她自己的故事?听完你的故事之后,你的朋友或同事是否感到迷惑?或许他已经开始看表,心里想着你的讲话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或许他感到好奇;或许他迫不及待地想要问你的故事引出的问题。事实上,鼓励听众提问是开启故事之后的对话的一种非常理想的手段,无论是在正式的求职面试场合还是在日常社交场合都是这样。你可以直接要求听众提问,就像下面的内容一样。

•听完我的故事之后,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这是我们都应当瞄准的一个目标:鼓励听众提出恰当的问题。或许你的故事的初稿或修改稿没有多少问题可以提。但如果能够对其进行修改,让听众开始产生问题,那就表明你修改的方向是正确的。一旦你让听众开始更多地考虑你的身份,你就应当估计一下你促使他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是不是针对你在讲完故事之后希望讨论的主题的。例如在听完凯莉的故事之后,潜在客户可能想知道:“你曾经有多少次带着记者的好奇心和鹰级童子军的创造性审视工作问题”或者“这是我们正在找人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你能告诉我们你会如何去做吗”。

在上面的例子中,这些与大家分享的故事可以把谚语中的马(这里指的是听众)引到水边,但不会强迫马喝水。这些故事没有列出5个要点,告诉听众为什么要与他们签约、雇用他们或者接受他们的思想。相反,这些故事讲述者讲故事的目的是分享信息、产生影响,他们希望听众能够从他们的故事中获知某种明确的想法。

尽管故事与辩论不同,但讲故事的目的也是说服别人。因此,要根据同事的反馈意见修改润色你的故事,直到它可以表达出你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一点可以体现在他们对故事的反应和提出的相关问题上。

如果现在再有人对你感兴趣,向你提出“向我介绍一下你自己”这个问题,那么你就可以利用所有你需要的方法,创作精彩动人的故事了。然而,在有人真正对你感兴趣、要求你介绍一下自己之前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尽管“向我介绍一下你自己”可能不是你最喜欢的问题,但“你是做什么工作的”这个问题更具挑战性。在社交场合,大多数人应当对此精心准备。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没有准备。下一章将告诉我们怎样应对“你是做什么工作的”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