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亲切的艺术 > 事情并不总是如你所愿

事情并不总是如你所愿




首先,我给大家出一个脑筋急转弯:世界上最糟糕的海是什么?答案: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之间的“海峡”。(11)

这个海峡可以容纳很多东西——你理想中的工作和你现实中的工作、你理想中的别人和现实中的那个人(当然,也包括你在内)。

我们都有愿望,有时候愿望会成为现实,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愿望是很难实现的,况且就算成为现实,结果还是和自己心里所想的有些差距(这一点大家都明白)。

有一个不错的方法,就是不要对不太可能实现的东西抱有太大的期望。如果你的老板根本没有一点点要给你升职的意思,为何要幻想有一天你会升职?还不如跳槽去找更宽广的天地。与其幻想不可能发生的事、抱怨生活对你的不公,还不如用时间和精力这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呢。



轻度


拐弯抹角者会这样说:“呃……你知道的……(压低嗓音)城市公园购物广场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是归以色列人管辖的。”

生活中确实会有一些你不喜欢的人、事或者地方,但是你对他们束手无策,可能它是曼哈顿中城区,或者是一只年老的目光凶残的狗,又或者是一个你认为一无是处的人。

应对策略:潜入纷争法(探索令自己不舒服的东西)

等等!首先要理清楚你不喜欢的或者让你不舒服的到底是什么。是粗鄙、令人不快、无趣还是非常不公平?然后问自己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又如何?

曼哈顿中城区人口密集,极其喧闹、嘈杂。此时你感觉双脚冰凉,浑身又冷又湿,但是你来这里有事情要办,三小时后才能走。你不喜欢这里。

怎么办呢?你去那儿是有事情要办,所以办完事赶紧走吧。

至于那只狗——刚刚它还在和另一只狗好好地玩耍,现在却跑过来非得舔舔你的脚指头,因为你刚好穿了露脚趾的鞋。

很恶心,对吧?但是又能怎么办呢?被狗舔了脚指头又不会死,回去洗洗就好了。

还有那个你觉得一无是处的人,他和你尊敬的祖母同样生活在人世间,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就算你再讨厌他,认为把他扔到垃圾车上都不为过,但是人家也完全有理由继续存在于你的社交圈啊。

就算他应该被扔到垃圾车上与垃圾为伍,但是当下并没有垃圾车收他。就算垃圾车司机听你的调遣(12),又能怎样呢?只是解决了当下的问题,世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人啊。到最后,大家都会离开的,人人都会的,无一例外,大家都会找到最终的归宿。



重度


生活中总有一些你渴望而又得不到的东西。也许你希望自己婚姻美满、有儿有女;也许你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身边人的认可、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是不被认可甚至被误解;也许你希望自己的母亲现在依然健康在世……

应对策略:脱离场景法

综观全局,看看有什么事情是你可控的、什么是不可控的。

不可控的:

×在某年某月遇到那个“对的人”。×  你是否可以顺利产下健康的宝宝。

×人们会在何时突然离世。×  别人是否按照你的意愿做事。

可控的:

×不要浪费大量时间做无谓的抱怨,你可以靠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失去深爱的人或者心爱的东西,你是否会花时间祭奠。

×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让爱你的、想帮你的人帮你一把。

×是否接受和允许某人长时间欺负你。


在关键时刻做最正确的事

我读过的对改变人生(真的,尤其是对社交而言)最有用的文章之一,就是苏珊·西尔克和巴里·戈德曼写的“说话的技巧”一文,这篇文章于2013年4月7日年发表于《洛杉矶时报》。如果你还没有读过,我强烈推荐你读一读。

苏珊本人曾罹患乳腺癌,幸运的是她战胜了病魔,恢复了健康。在受病痛折磨期间,有些小小的不愉快:她的很多朋友都向她抱怨因为她的癌症带来的诸多不便。

大家可能都经历过这种事——当自己的处境不好,或情绪低落或身体不适时,身边却有一些状况比自己好很多的人想从你这里得到些许安慰。

于是苏珊得出了一个理论——圈圈论。

“此论适用于各种紧要关头:医疗、法律、经济、恋爱,甚至生死存亡。”文章中讲道。

这个理论具体是什么呢?想象一下树的年轮。每个圈代表一个受事件影响的人,在这一系列圈中,只有一个人是受影响最大的。拿苏珊身患癌症这件事来说,很显然,苏珊所在的圈代表受癌症影响最大的那个,就是最中心的那个圈。这个圈外面的那个圈代表她的丈夫和孩子;之后向外的圈代表她的亲戚和最好的朋友;再向外面的就代表其他朋友,以此类推……

苏珊和巴里写道,这就是“抱怨序列”。就是说,位于圈圈正中心的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向其外圈的人抱怨。外圈的人只能向更外圈的人抱怨(与此同时,他们谈论的内容与不幸的事情的联系会越来越小)。

圈大的人越是不向圈小的人发牢骚、抱怨,圈小的人的状态就会越好(13)。

这个理论说得实在是太对了,任何事情都可以套用。

当然,这个理论不仅可以让自己成为最中心的那个圈——也就是说,自己发生大事的时候可以运用此理论——也同样适用别人为主角的情况。

就像我并非在瑞士长大,并没有经营自己的事业,也没有失去亲人,我没有这些经历,但是,在此理论中,虽然我不是主角,但是外环的某个圈会代表我。如同我并不知道黑人、同性恋、变性人或者是任何有色人种的切身情况,但是我可以是以他们为中心圈的一系列圈的某一个。

所以,当往往被大家忽视的人说话的时候,竖起耳朵认真聆听吧(这其实就是一种阅读、调查。但千万不要为难某人,逼他代表一大群人说话)。

也不要向那些被忽视的人询问自己所处的境况如何。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处境不错,那就少说多听,有问题就直接问。如果你是个白人,听见另一个白人说了一些带有种族歧视性质的话,你可以私底下给他指出来,或者直接问他为什么要那样说。你不属于LGBT群体,并不意味着不能同意他们提出的某些主张。


×对待事情能够少一些偏见。

×活在当下,不要活在对过去的悔恨或者对未来的恐惧之中。

×有意识地让自己心怀感激、待人接物做到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