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增长思维 > 第二节 人人都该有的流量池

第二节 人人都该有的流量池




上节我们讲了流量分为三类。第一类自有流量,就是自己的流量池,它类似于私域流量。那么你的流量池在哪里?你是否有意识地去建立和维护流量池呢?

我认为流量池应该被这样定义:在流量池中,产品可以直接触达用户群体,并且用户可以感知自己与产品的关联性。这些流量是无须付费的、可自由利用的,是沉淀在自有App、公众号、微信群、个人微信号等私密渠道的用户。相比于淘宝、京东、百度、微博这些公域流量平台,它属于商家的私有化资产。你将用户锁定在自己手里,才有可能以更低的成本进行转化、复购和裂变。

我相信有些读者的企业有自己的流量池,有些却没有。很多产品在淘宝、京东上售卖,用户下单买完就结束了,之后用户跟你也没有什么关系,你可能没有想到要去做留存,与用户产生关联,然后不断运营,使其进一步产生复购。但是我认为这一步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消费品而言,未来在淘宝、京东上卖货会越来越难挣到钱,所以把自己的私域流量运营好,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我们在做私域流量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思维转变是,要把这些流量都看作人,而不仅仅是流量。流量其实是一个特别不尊重人的提法,这是互联网公司提出来的,潜台词是用户就是一堆数据。我们反过来讲,把每个用户看成一个人,那么人和人之间是需要关系建设的,而不仅仅是说一个流量带来一个转化。人处于社群当中,当你搞定了一个人,你就更容易搞定他周围的一群人。但是,也要注意,我们在做这些私域流量运营的时候,其实有两个前提:第一,你的产品是比较重角色的产品;第二,你的产品客单价比较高,否则我们动用大量的资源去运营不划算。

私域流量来了,怎么去运营?盒马鲜生的流量池运营使用的是新零售的逻辑,即线下反哺线上。盒马以门店为中心,为周围三公里的用户建立社群。社群的载体并不以微信为主,盒马想尽各种办法引流,将用户沉淀到App,形成私域流量。比如,每一张购物小票下方都有邀请进群的二维码,派送到家的单据上也同样有二维码,整个线上线下的链条都在引导用户加入社群。这是第一种,基于门店的消费人群建立的社群。盒马还会设立第二种社群,即基于兴趣划分的社群。比如,盒马的用户中女性占70%,妈妈群体是一个社群主力军。另外还有美食达人群,群里的用户既会拍照又会分享,活跃度能达到45%。通过这种方式,盒马将具有共同属性的人群聚拢到一起。在这些社群里,门店的员工是群主,群主会在群里直接推荐物美价廉的货品,吸引用户下单。除了社群,盒马也会通过短信触达用户。短信不容易与用户建立关联,盒马的解决办法是强调内容,每条信息都给用户提供足够的价值点,比如晚上6点有折扣,新品车厘子上市只卖299元。对盒马而言,整个增长逻辑就分为第一单和第一单后,只要用户进群,后面的事情就都是围绕复购的了,所以沉淀私域流量、不断运营社群的过程,就是持续挖掘用户LTV的过程。

除了把用户沉淀到自有App,企业目前还可以在常见的几大平台上搭建流量池。在我看来,这其中微信是最好的流量池,因为它最容易变现。传统企业至少可以从以下4个部分去搭建流量池:个人微信号、微信群、公众号、小程序。这些都是流量池存在的形式,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触达用户,并且用户基本上是知道你与他的关联性的。他下载一个微信,关注了一个公众号,用过一个小程序,他是知道的,你还可以通过内容和服务去维护他。短信就不能被称为流量池,虽然你能通过短信触达用户,但用户是不知道你的产品与他的关联性的,最多它能算是一个渠道。哪怕你的公司是一个传统企业,你也要有把用户线上化、流量池化的意识,微信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服务号、小程序等这么多简单可上手的工具,把它们运营好,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切勿把服务号当作一个每月只能发4次消息的订阅号。

这其中,个人微信号适合小企业做冷启动,你可以通过朋友圈建立IP(知识产权),去做老带新,做付费转化,它的优势是启动快、黏性高、转化率高。微信群适合中型企业,它可以基于个人号做进一步的规模化,比如做窄众的裂变,或者超级用户的维护,或者提升付费率。如果你想着手打造一个个人微信号,你要想清楚4件事:第一,为什么要做个人号。你是不是为了去和用户建立关系,通过交互留住他们,进而创造转化的可能性?第二,要吸引什么样的同类人。这类人具有什么样的特质和标签,你要打造什么样风格的IP去让他们产生黏性?你要塑造你的个人形象,同时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和态度。第三,你以什么样的角色与用户交流。你是一个专家、顾问,给用户提供专业的指导?还是说你是用户的朋友,帮他们讲出心里想说的话?或者你是引人追随的“网红”?第四,你能给用户提供什么价值。你有差异化的功能,还是有价值连城的意见,或者有独特的资源?你要明确好自己的定位,并且提供持续价值。考虑清楚这几件事,你就可以打造个人微信号了。

我们自己的公众号叫“互金每日早知道”,从2015年起,我们就开始打造公众号,当时我还没有私域流量的概念,对我而言,做公众号就是要通过微信自媒体去卖货。在我们只有20万名用户的时候,我们就实现了5000万元的营收,这是通过卖广告无法实现的。我们卖的是互联网理财产品,销售人员通过一两个微信号能达到什么效果呢?他们每人一个月可以卖出1000多万元的理财产品,这相当于线下理财门店十几个人的业绩。能做到这个效果,就是因为我们建立了私域流量,通过在微信上沟通的方式,提高了效率。线下理财门店可能需要用90%的时间去获取用户,销售人员通过给大爷大妈送米送面,陪他们聊天、跳广场舞,赢得他们的信任。我们不需要这个时间,我们通过公众号内容的方式把精准的用户吸引过来,并且把公众号的北极星指标设立为用户咨询量增长,再不断用运营手段提升咨询量。所以,当用户咨询“李财师”的个人微信号时,这个用户已经是一个标准用户了。

标准用户来了,接下来就是“李财师”与他们交流和建立关系的过程。在形象上,我们把几个“李财师”的微信号打造成理财专业人士,他们不断在公众号、朋友圈、知乎等各个平台输出专业的内容。只有对专业的人,理财用户才愿意跟随,因为用户都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自己去做分析,他们希望有一个专业的、值得信赖的人来指导自己,这是我们专业人士的价值所在。如果仅仅通过发文章、介绍平台的方式让用户购买产品,转化率会越来越低。只有想办法激发用户与你交流的欲望,你才能跟他建立关系,他才会加你的个人微信号,你才能通过进一步的沟通引导他购买,这是一个阶梯式过程。

相比于个人微信号,服务号的功能更多样,它拥有让流量裂变,再通过模板消息分配流量的能力。分发裂变经常要用到服务号,因为它带参数、带模板通知,用它做用户召回非常管用。招商银行的服务号可以通知你花了多少钱,千聊的服务号可以让你随时进去听直播课,诗集生活馆的服务号可以让你订购鲜花,增长研习社的服务号可以让你翻看海量的增长创意……对不同的业务场景,服务号可以“千人千面”。服务号还有一些具体的使用技巧,比如,它有一个功能,用户只要在一个服务号中支付超过5元钱,就会自动关注这个服务号,而不需要有主动关注这个动作。因此,你在设计裂变活动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提升付费门槛,实现用户自动关注。当然,付费产品需要具有相应的价值,才能刺激用户付费。不管用哪种玩法,你都需要注意遵守微信的平台规范。

小程序在2017年上线,它的雏形和H5(第5代HTML)的玩法接近,但它更有优势的地方在于:行为“轻”,用户不需要关注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是一个巨大的门槛,会折损传播效率);反馈及时,用户只要浏览了小程序,就可以收到服务通知,即时看到他参与了什么活动,能获得什么好处,有多少人助力了他,在刺激下他可能会不断进行分享传播。小程序可以怎么玩?运营深度精选的CEO鉴锋曾经总结过,热门的小程序先是以工具的形态去做的,然后才围绕单一场景去做。而这些形态跟App里的发展形态几乎一样,特别是“爆款”小程序的玩法,其实都能在之前的H5、QQ空间、新浪微博的小游戏频道看到原型。这些原型都是可以去借鉴的,因为用户可以说是没有记忆的,虽然平台在不断变化,但人性是不变的。

简单一点讲,你可以用小程序做游戏和社交裂变,也可以用它为线下场景赋能。不管做什么,你要注意几点:第一,要围绕使用场景,找到用户需求,越贴近用户需求点,用户分享动因就越强;第二,界面、操作都要简单,小程序是在碎片化场景中浏览的,用户打开一看太复杂,立刻就没有了体验的欲望;第三,要快速开发、快速验证,小程序的可复制性强,一旦出现“爆款”,竞品立刻会蜂拥而上,所以要快速;第四,要设置多个引导分享按钮,你可以在各级页面都设置分享按钮,叠加效应会大大提升分享率;第五,避免被封,微信规则往往比较模糊,但是你一旦玩过火,官方就会明文禁止。大致来说,以下两类操作你不可以采用:强制分享(比如,要求用户必须分享才能领红包。如果将规则修改为“分享可以即刻领取,不分享需在几小时后领取”,就可规避),多级分销。小程序推模板消息容易被封,服务号会好一点,因为二者的举报阈值不同。

腾讯高级副总裁兼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曾回应小程序召回的问题。为什么不让每一个小程序都能发通知?不是微信不愿意,而是要看这个行为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单看发通知这一件事情是好的,但是当所有的小程序都在疯狂发通知的时候,这可能就不好了。腾讯以后的决策是不可控的,现阶段我们就可以尽量想办法把小程序的流量导到服务号,比如要求用户关注服务号才能提现。但是,在拥有30万名以上用户的服务号上全量推模板消息也有风险。所以在用户量大的情况下,你可以多注册几个服务号。我知道水滴筹其实有十几个服务号,每个都拥有千万名用户,水滴筹这样做的目的之一也是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如果企业要基于微信生态做自有流量池,我更建议把上述4个一起做,形成流量池矩阵。就如前面所述,这4个流量池各有优劣,并且随着微信生态越来越成熟,其规则也会趋于完善、严苛,捷径会越来越少。比如,现在做裂变,服务号一天增加3万名用户就很容易违规,而微信在扶持小程序,小程序一天裂变100万个流量都不会被禁,所以你以小程序为载体,可以把用户导流到其他流量池。总之你最好能形成矩阵,利用它们各自的优势,多点、高频地触达用户,为之后的留存、转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部分企业的流量池都可以通过“腾讯系”建立,但有几个例外。第一,我们要关注“头条系”“阿里系”“百度系”的流量发展,尤其是“头条系”的流量,它不容小觑,现在头条的产品矩阵已经初见形态:火山小视频对标快手,目标是成为下一个记录生活的微博;西瓜视频对标YouTube(优兔),目标是打造更精致的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抖音则对标Instagram(照片墙),目标是成为年轻人爱用的潮流短视频分享社区。2018年6月的数据显示,抖音在中国国内的日活跃用户数突破1.5亿,月活跃用户数超过3亿。2018年底,今日头条所属的字节跳动也成了包括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等产品在内的整体性品牌,传闻估值达到750亿美元,我认为“头条系”很快会成为市场上流量的高端玩家。第二,如果能力足够,你可以建立自己的流量池,就像混沌大学、得到、樊登读书会、知识星球那样,你也可以是微信自媒体,但是往自己的App导流,自主性会更强一些。以本书为理论根基而创立的增长研习社,就在以上平台都建立了自有流量池。

在建立流量池以后,更重要的工作是把这些流量数据化。我们说过,不是只有互联网公司才可以做增长,所有公司都应该有数据化的思维,并进一步用数据指导增长。拥有数据化的思维,不仅仅是指在抖音或者朋友圈做营销,那只是工具层面的东西,而是要把一切数字化,一切用数据说话。有了这种意识做指导,无论是做增长、运营还是产品,你都不再是靠拍脑袋想方向,而是靠用户的反馈找方向,反馈落地后就是量化的指标,这就是数据化。

建完自有流量池后,下一步的重点是什么呢?运营流量池。假设某企业的流量池已经拥有了1000万名用户,但实际产生购买的只有100万名用户。也就是说,还有900万名用户能够被触达,但还没被撬动起来。在这个阶段,企业要做的就不再是一味地获取外部流量了。把目光收回到池子里的用户身上,效率往往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