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增长思维 > 第七章 首单:让用户冲动起来

第七章 首单:让用户冲动起来



第一节  顾虑排除:用户为什么不付费?


我们增长团队的曾楠老师有过一次找月嫂的经历,她先后见了12个月嫂,始终觉得不甚满意。第13个月嫂禹姐却顺利打动了她。曾楠老师跟那个月嫂聊了半个小时,最终让她决定下单的是这几句话:“您好,我是您的朋友××推荐过来的。我给她带过孩子,她很满意。”“我已经当了5年月嫂,大部分老用户都会帮我再推荐,你看这些都是我带小宝贝的照片、和妈妈的聊天记录。”“我参加了正规的培训,有劳动局发的育婴师资格证。另外我还有培训机构发的催乳师证书。”“28天的价格是10000元。不能再便宜了,我一直收费都不高。要不这样,42天的话可以收12000元。”“除了带小孩,只要有空我也会帮着做饭做家务。”“你可以考虑一下,不过要早点给我回复。还有一个客户推荐了一家,对方跟你的预产期时间接近。”你可以想象,当听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曾楠老师已经迫不及待要付定金了。

在这个场景中,禹姐一直在做一件事情:消除曾楠老师的顾虑。找一个靠谱的月嫂是准妈妈的一件大事,对曾楠老师这样严谨的人来说,她更是顾虑重重。比如,月嫂的职业技能怎么样,禹姐用资格证书打消了这个顾虑;月嫂的口碑如何,禹姐列举了自己以往的经历,并提供了佐证;月嫂的费用太贵,禹姐说增加天数可以优惠……在顾虑一个个被排除后,曾楠离首单的距离也越来越近。这也是我们在本章要着重拆解的增长方法论。

首单位于用户生命周期的第四个环节,指的是用户第一次为你的产品付费。而在刺激首单这一节,我们的供给策略是“顾虑消除”。

在有些产品里,使用和首单是合一的,比如你去一个饭馆,第一次使用就得付费。你打车叫外卖,也是需要付费才能完成关键行为的。在另外一些产品里,二者是分开的,比如大部分的游戏产品,往往都可以免费上手,当你玩得欲罢不能的时候,游戏再通过各种方法让你交钱。再比如一些招聘类或相亲类的产品,你去搜索目标人群,这个动作就可以被定义为关键行为,但是它不需要付费,一旦你想联系对方,收费弹窗就出现了。

如果用户生命周期走到了这里,就已经不存在用户需不需要你的产品的问题了,需求三角已经成立:动因、能力、触发物。但是他为什么不付费购买?核心原因是还有顾虑。很多人在思考让用户产生首单的方法时,第一时间会想到促销,操作方法往往是降价,这也是经典营销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理论里的一个P(价格)。我们用“待办任务”的思维来追问一下:为什么我们要促销呢?是因为用户还有顾虑,那用户的顾虑仅仅是因为价格高吗?不一定的。所以当用户的顾虑点不是价格时,促销是无用的。

我们把用户的顾虑做进一步的分析,就会发现这种顾虑可以分解成两个部分:信任顾虑和价格顾虑。在下面的章节我将向大家介绍供给策略,即如何消除用户的信任顾虑和价格顾虑。

图7–1  首单环节方法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