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增长思维 > 第二节 不转发你就亏啦!

第二节 不转发你就亏啦!




在本章开篇我们提到,滴滴通过发红包刺激用户分享,最终实现了用户增长。回想一下,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帮滴滴分享?很简单,转发一个红包,我能得钱,对方也能得钱,皆大欢喜,何乐不为。滴滴红包就是用户分享的第二种场景:利益刺激。用红包来刺激分享,最初也只是滴滴的诸多尝试之一,但反过来思考,它正因为符合了利益刺激的原则,所以才能实现病毒式传播。

而细数滴滴出行的红包发放,我们不难发现,其红包策略随着市场不断变化。比如,为了培养用户消费习惯,滴滴在推出每项新业务时,都会加大现金红包补贴力度:在快车启动时,它及时推出“橘色星期一”活动;在顺风车业务启动时,它推出首单一分钱的活动;在专车业务及代驾业务启动时,其红包补贴力度都足以“诱惑”用户尝试。此后,滴滴又不断推出折扣红包、节日红包、跨界红包等多种形式,把分享机制用到了极致。

有一个阅读类产品叫趣头条,它被称为“低配版”的今日头条,已经获得了腾讯两亿美元的投资。他们驱动增长的方式是“用户看文章可以赚钱”,这听起来有点低级,但是他们走的路子跟快手和拼多多一样,抓的是所谓的“低端人群”(其实并不是)。用户看文章、转发文章都可以赚到钱,虽然钱不多。他们的文章有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那类父母辈特别爱转的“健康体”,比如《十招教你活到九十九》等。用户一方面可以赚钱,一方面觉得对周围的人有帮助,这又成功建立起一个分享场景。

VIPKID除了通过三步走刺激用户产生主动分享的意愿,也会通过利益刺激来撬动更多家长。这里面非常重要的点是如何激励用户,到底提供什么东西才能提起用户的兴趣?在这个环节上,VIPKID团队做了大量的尝试,比如礼品、现金、课程等各种奖励,最后确定了奖励课程,因为这能最大限度地确认分享和转发的人是孩子的家长,否则他们不会对课程感兴趣。在赠送课程的数量上他们也做了很多测试:到底给带来新客户的老客户多少激励课程,才能既刺激用户推荐又让公司能够接受成本?经过大量测试,这个标准基本稳定在了每介绍一个付费新用户,老用户可以免费获得10节课程。老用户的心理动机是,因为自己是用户,觉得课程不错,那课程对其他家长也许也是有用的,所以他愿意分享。

有时候,能够刺激用户转发的并不仅仅只是金钱或者物质。筹款产品水滴筹、轻松筹经常在我们朋友圈里刷屏。在二度人脉里,这些用户转发的心理动因是“对别人有用”,一次转发,有可能帮助需要的人筹到几千元钱。所以,对自己有利+对他人有用,是用户愿意分享的心理动因。

之前我们讲过的主打广场舞教学视频的糖豆积累了大量的中老年人用户。糖豆发现,中老年人的共性是利他性、寻求存在感,他们的荣耀性比经济性更重要。所以,类似于拼团的活动无法吸引他们,对他人有用的内容却会激发他们的转发欲望。基于用户属性,糖豆开始思考他们还有什么样的微信群,关注哪方面的内容。它随后推出了“糖豆爱生活”小程序,主打健康类资讯,比如“手机为什么不能放床头”等。事实证明,其裂变属性非常高,用户很快积累到500万名。再往下捋,这个群体还会有战友群、同学群,糖豆又制作了一些小段子,再次引发了用户的大量转发。通过这种方式,糖豆在微信上已经得到几亿名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