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增长思维 > 第三节 “祝英台陷阱”

第三节 “祝英台陷阱”




黄执中曾经讲过一个有趣的概念:祝英台陷阱。祝英台的妈妈想要说服祝英台嫁给马文才。如果她不断跟祝英台强调:“贫贱夫妻百事哀,你还年轻不懂事,男人有钱很重要,所以女人不要老是相信真爱。你要信妈妈,妈妈看过的男人比你看过的多得多。”她每讲一句话,祝英台心中就有一万个反感。

妈妈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女儿脑中第一个想的就是反例:不会,你看村口的王大妈跟她的老公不是也很穷吗?不是很开心吗?男人一定要有钱,女儿脑中第一个想:不对,谁说的,你看谁谁谁,不是也很穷吗?最后就发财了。或者他没有发财,不是也很开心吗?因为他得道成仙了。她既有的原则叫“我喜欢的是梁山伯”,而妈妈现在告诉她的一切,都在说她的选择和偏好是错的,这不可接受。

最后的结果就是,祝英台的妈妈说得越多,祝英台越不会被说服。这件事的底层逻辑就是:没有人喜欢被改变。当一个人被说服,他就等同于被打败了,他所积累的观点、看法和立场都受到了挑战,所以他不会真心接受。你的理由越充足,他越不开心。而当我们认可某个观点的时候,多半是这个观点本身就在我们脑海里,我们只不过因为受到外界启发而想通了。这个时候,我们的潜意识是,我并没有被改变,而是我主动选择了我想要接受的观点。

这样说来,是不是你根本就无法说服对方了呢?我们设想另一个方式来说这件事。祝英台的妈妈可以问她:“如果让你给马文才打分,满分10分,你打几分呢?”祝英台可能回答4分。祝妈妈说:“怎么还有4分这么高呢,我以为你非常讨厌他呢!”祝英台这时候为了对抗妈妈的说法,就要开始思考,到底为什么给分:“其实我觉得他对我还不错,我喜欢的胭脂他会买下来。”祝妈妈:“那也顶多算1分吧,也不至于这么高呀!”祝英台:“他虽然是个富二代,但不是一个拈花惹草的公子哥儿。”祝妈妈:“那也不够4分呀……”想想看,如果这段对话一直进行下去,祝英台就会不断努力思考马文才的好,最后发现,原来他也有这么多优点。而这些优点,全都是祝英台自己的想法,祝妈妈并没有去“改变”她!

上面我们讲的是一个虚拟的情景,当我们面向的对象是用户时,他们也同样不愿意被我们改变。但是,他们的脑海里也同样存在正反两面概念,在与他们进行对话时,你该怎么说服他留下呢?如果你不断问他:“我到底哪里做得不好,让你选择了卸载?”他就会绞尽脑汁去想你产品的弊端。如果换个角度,你不断问他:“你觉得我们产品最好用的几项功能是什么?你觉得使用这个产品让你最惊喜的地方在哪里?”显然,用户社会下意识地被引导着想你的好了。

提醒用户你的好,其实是在加强用户的损失厌恶,让他们觉得自己不用你的产品会有所损失。损失厌恶,就是我们在流失环节的第二个方法论。损失厌恶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心理现象,在前面的首单环节,我们也提到过,同样是100元钱,你捡到和丢掉所带来的快乐和遗憾感是不成正比的,丢掉100元的遗憾感要大得多。再比如我们每个人的微信里其实都有大量的微信群,即便你清楚某些群你一年也不会打开一次,你也很少退群。你可能会想,说不定某天会出现一句有用的群留言呢。

创造沉没成本,是加强损失厌恶感的不二法门。有黏性的产品=用户用得越多好处越多+用得越多离开后损失越大。而所谓的有黏性,其实就是沉没成本高。我的同事向我“吐槽”过好几次,他曾经买过一个宜家的大衣柜,衣柜有一人多高,需要自己组装,他和女朋友从下午4点开始,从每颗螺丝钉开始研究,整整花了4个多小时,费尽心力终于安装完毕。这时候他们忽然想起来,为了组装这个衣柜,他们竟然忘记了去看7点的罗大佑演唱会,并且演唱会门票还是价值2000多元的内场区门票。就因为这个代价巨大而又富有成就感的过程,他们对这个大衣柜充满了感情,在好几次搬家的过程中,他们丢掉了大批的物件,却一直保留着这个大衣柜。他们虽然每次搬家都嫌它太笨重想扔,却始终没舍得。

事实上,这就是著名的宜家效应。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诺顿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他找了52个人,分成两组,一组需要自己动手组装宜家的储物盒,另外一组人则会直接收到一个组装好的储物盒。随后,他分别问了这两组人两个问题:你愿意花多少钱来买这个盒子?你有多喜欢这个盒子呢?

表11–1  宜家效应实验结果

从表11–1上,你能清晰地看到,动手组装储物盒的人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这个盒子,也更喜欢这个盒子。宜家效应表明了一件事,当用户亲自动手参与并完成一个产品后,他的黏性会大大增加。正是这个聪明的策略,让宜家俘获了海量用户,拥有高度的顾客忠诚度。在家居领域,宜家的商品其实既不算质量好,也称不上性价比高,但在宜家购买的家具,大部分是要用户亲自动手去组装的(这些家具已经被设计成简易组装的类型,顾客照着说明书做即可)。我们为一件事付出的努力越多,它在我们心中的价值感就越高(这是禀赋效应及规避损失效应的双重后果)。

同样,对于知乎、豆瓣等UGC类产品,那些有过内容输入行为的“内容生产者”,其流失率远低于纯粹的“内容消费者”。类似的宜家效应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应用于对用户的运营上。

所以,增加沉没成本就是要利用宜家效应增加手中的砝码。要通过激励提高用户离开平台的物质成本和心理成本,从而确保留存率的稳定。执行用户激励机制时,基本的4个抓手是:利益、荣誉、情感、安全。比如,各种加息券、抵用券、红包等,都是在满足用户对利益的诉求;用户等级体系的建设、VIP特权的授予,是在满足用户对荣誉感的诉求;情感化的文案提示、推送、短信及用户体验的持续优化等,满足的是用户的情感需求和认同需求;股东背景介绍、熟人推介、资金进出及时提示和展示,满足的是用户的安全诉求。

按目前商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我们可以明确预见的一点是:任何类型的产品,其产品生命周期都将越来越短暂,产品被用户舍弃的时间也将来得越来越快。因此,如果可以通过各种经科学验证过的运营策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你就能形成莫大的竞争壁垒。

可能有些人认为这个策略有悖常理:通常来说产品体验不是让用户上手越顺畅越好么?是。但这句话只正确了一半,只有在产品陷入红海竞争的时候才是如此。当用户对产品的亮点功能“兴趣最浓厚”的时候,让他们付出一点点努力又何妨呢?比如当年小米手机“一码难求”的时候,优先购买权F码并没有降低大家的热情。当你把“用户需要付出的努力”和用户激励机制连接在一起,设计得比较有趣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了。

宜家效应在用户流失阶段的作用是超出我们预料的。科学研究显示,付出努力的用户,其留存率是同期用户(对照组)的2.5倍之高,这个数字是不是相当惊人呢?比如说电商网站都会有购物积分或者返现的系统设置,社交媒体上有你的关系链等,这些让用户投入的设计,其意义是让用户增加在产品内的自身虚拟资产,而这个虚拟资产越大,用户离开产品的可能性就越小,或者说当你挽回他的时候,你手里的牌也就越有利。这些都是利用禀赋效应的典型事例。

再举个线下的例子,我有一个同学,是给电话销售团队做服务的。他们那个楼里有三层,分别是不同公司的电话销售公司,那些做电话销售的年轻人经常为了三五百元钱的涨薪就换一个楼层,公司每年的离职率都超过50%。后来他们做了一件事,来降低离职率:在电话销售行业,好的名单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同学他们开发了一套电话销售的积分系统,有一些操作能涨积分,比如成单量、通话时长等。那这个积分可以用来干什么呢?它可以用来跟公司换取优质的名单资源。使用不同来源的名单,其成单效率是相差很大的。所以一个电话销售人员如果足够优秀的话,他是可以获得很多积分的,这个积分就变成了他的沉没成本,如果他换了公司,就要损失免费获得优质名单的机会,而优质名单就意味着更高的收入。结果他们的离职率一下子就降下来了。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对损失厌恶这个点你不应该在用户已经要流失的时候才去强化,因为那个时候你已经来不及去测试他损失厌恶的点在哪里了。我们应该要做的,是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损失厌恶这个点。

强化的方式中有个小技巧,也就是本节开篇我们提过的祝英台陷阱,你要让人不断回忆你的好。你要思考,怎么问才能正向强调用户留下来的心理,为用户塑造“你是不想离开的”的想法,并引导他去想不要离开的理由,进行场景重现。让我们把假设中的祝妈妈问祝英台的方式,移植到用户调查上,看看是什么效果。你可以这样问用户:你想卸载这个软件的意愿有几分?用户答:7分。问:为什么会这么低呀?你看上去很想卸载呢。答:因为××功能,让我觉得还可以保留一下。问:这个理由似乎也不够3分呀。答:还因为××。你不断挑战,用户就不断思考应该保留软件的原因,最后他自己都会不自觉地意识到,留着这个软件似乎也挺好。

当然具体的方式还有很多,我以前用过一个手机软件,当它发现我已经很久不活跃的时候,会突然发一张优惠券过来,并且提醒我“不用就不划算哦”。爱奇艺在会员播放视频的时候,也会跳出一些提示,比如“会员就是爽爽哒,60秒广告已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