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奇葩心理学:教你应对复杂人性的技术 > 共享兴趣的人会变得有活力

共享兴趣的人会变得有活力




无论是不愿去学校上课的孩子、患有抑郁症的上班族、酗酒且暴饮暴食的办公室女郎、总是干坏事的不良少年,还是根本不愿意找工作一直待在家中的年轻人,通过共享兴趣,不仅能够使沟通变得更容易进行,还能够起到改善现状,让他们重新恢复活力的作用。

当你千方百计地想要解决以上问题时,与其一门心思地想着如何解决问题,倒不如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也表现出兴趣,在与其积极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他们逐渐变得开朗且有活力。甚至突然有一天,他们开始去学校上课了,又或者是开始认真地找工作了——这样的案例也不少见。

相反,如果在尽力解决上述这些不愿去学校上课、抑郁症、暴饮暴食以及不良行为等问题的过程中,过度纠结于解决问题这一实际目标的话,反倒会让他们的症状变得越发严重,还会容易造成他们的行动更加消极,并且开始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使家暴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导致事态逐渐变得恶化。

出现问题行为是结果,并非原因。想要通过改变现有结果来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真正的原因另有其他,即造成这种情况的大多数原因是他们的安全感受到了威胁。在想方设法地解决这些问题行为时,如果单方面强制地想要让他们振奋起来,反倒会越发地威胁到他们的安全感。这样一来,非但不能够纠正他们的问题行为,还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事实上,具备优秀治疗能力的精神病治疗专家对这一点颇有心得,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自然而然地选择使用这种心理学沟通方法。

这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由于碰到了一个比较棘手的案例,我便请来了精神病治疗方面的著名专家笠原嘉先生来给我做指导。当时笠原嘉先生给我的建议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我向其说出接受治疗的年轻人非常喜欢科幻小说一事时,先生指出“你也应该对科幻小说表现出痴迷和喜欢”。当时先生所用的“痴迷”一词至今留在我的脑海中。共享兴趣指的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表面附和,而且需要由衷地表现出感兴趣的姿态。



在擅长的事情里找回活力


一位六十多岁的男性在企图自杀的时候被自己的妻子及时发现,并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虽然为他开了抗抑郁的处方药,但患者的症状却怎么也得不到改善,且一直处于意志消沉的状态。他在与自己的主治医师进行面谈时,说的也都是些消极的话。但是,在某一瞬间他的眼睛里重现了光芒,那就是当他们谈到烹饪这一话题时。原来,这位患者在退休之前一直在饭店当厨师。于是,他的主治医师便不再多说他的症状,而是更多地谈及烹饪这个话题。做出这种转变之后,这位之前几乎没有主动说过话的男性患者慢慢变得会主动地与其进行交流了。于是,某一天,主治医师便大胆地试着拜托他在日间护理的烹饪课堂上教一下其他的病友做料理。刚开始,这位男性显得有点儿为难,但当主治医师表示医院的工作人员也会帮忙之后,他便稍微安心了一些,并接受了医生的邀请。事实上,当这位患者进入厨房之后,他立马像变了个人一样,开始条理清晰地向大家说明每一个步骤,还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熟练的刀工。当烹饪课程结束之后,在众人的惊叹声中,他的脸上已经充满了自信。以此为契机,这位男性患者重新恢复了活力,并在之后完全康复出院了。

表现出共享兴趣的姿态能够让对方重新变得有活力。相反,如果强迫对方接受与之兴趣不相关的事物,就会像接下来的这个案例一样,让事态进一步恶化。



用兴趣改造不良行为


一位十七岁少年因滥用涂料稀释剂[2]以及暴走行为被送进了少年管教所。他不仅好动,在容易冲动犯事之外还患有学习障碍症,不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负责他的教官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想着无论如何都要使这个少年有所好转,于是便开始积极地投入对其问题行为的解决当中。一旦找到问题点,他便开始对其进行反复指导,以求问题能够得到改善。并且,当这位教官意识到基础学习能力的不足也是该少年的一个问题点之后,便认为也应该改善他的这一问题,于是又让他投入国语[3]和算术的学习当中。然而,由于该少年本身就患有学习障碍症,无论怎么刻苦学习,总是无法得到理想的结果。刚开始还比较刻苦努力的少年,之后也逐渐放弃了学习,并且对他的指导教官产生了抵触情绪。

于是,笔者对前来寻求建议的教官提出了这样的解决方案:不要过度拘泥在学习这个问题上,而要找出当事人感兴趣以及擅长的事情,并将注意力集中到那上面去,相比于指出问题点,更应该努力寻找该少年身上的优点。事实上,这位少年虽然不擅长学习,却很喜欢画画和做手工。于是,教官便试着为他准备了一些手工作业的课题,发现他对刷漆这项工作非常拿手并且很有耐心,还为煞风景的铁门画上了梦境一般的艺术画。曾经阴郁、自卑且容易焦躁的少年重新变得活泼且开朗起来。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变得主动努力学习,还通过了资格考试。并且,他开始考虑应该如何防止自己再次做出不良行为了。

我们经常会遇到上述的案例和情况。越是做事认真的人,在问题点出现之后,就越容易认为应该要对其加以指正并极力去解决它。如果无法顺利解决问题,还会加重他们的挫败感和失落感。无论怎么用自己的期待和价值观来鼓励对方都是无法起作用的。共享兴趣并非是共享我们的兴趣点,而是需要我们转变思维去寻找对方所感兴趣的事物。你对对方的兴趣持轻视的态度还是尊重的态度,可以让他的人生方向产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当你尝试着与他人进行沟通,想要同对方建立信赖关系,并积极促使对方产生有效改变时,成功做到兴趣的共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关系到你能否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