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奇葩心理学:教你应对复杂人性的技术 > 让人快速拥有改变意愿的动机式访谈法

让人快速拥有改变意愿的动机式访谈法




把问题的焦点放到这种具有两价性的矛盾上,并通过解决两价性矛盾来促进对方的意愿及动机的沟通技巧便是动机式访谈法(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动机式访谈法通过帮助当事人解决其自身的两价性矛盾,使得对方能够松开那个一直阻碍其采取实际行动的手刹。并且,这种沟通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有效成果。

该沟通技巧虽然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人的性格或是让对方获得处理问题的能力,但通过以往的实际经验可知,它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对方拥有想要做出改变的意愿(积极性)。事实上,使用该沟通方法对患有酒精依赖症的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后的结果表明,不仅仅在最初阶段明显地认识到了它的有效性,之后反复观察这一沟通方法的有效性也未发生改变。

该方法最初是为了帮助患有酒精依赖症及药物依赖症的患者而开发出来的心理治疗方法,如今则应用于两价性矛盾非常强烈的各种状况中。在当事人想要去学校又不敢去学校的时候,或者是烦恼于无法对结婚或离婚做出抉择的时候,又或者是在帮助那些因做了违背自身意愿的事情而开始敷衍不再积极努力的人的时候,使用该沟通方法能够发挥奇效。

事实上,一旦能够解决这种让人进退维谷的矛盾状态,那些消极的人也能够开始主动地采取行动,而那些一直自暴自弃的人也能够开始积极地考虑与自己人生课题相关的问题了。只要明确了自己人生的前进方向,人们便能够开始采取实际的行动。

那么,又该如何去拯救那些已经陷入两价性泥潭之中的人呢?



从想要改变到做出改变


虽然知道自己应该更加努力,却没有干劲;虽然明白自己应该趁早戒掉那些上瘾的行为,却无法克制自己;虽然只是想要与异性及友人变得更加亲密,却最终变成了脚踏两条船的状态,等等。这些所谓的无法做出改变的状况,绝大部分是因为当事人陷入了一种“虽然想要……却无法做到”的矛盾境地。

也就是说,并非是因为对方没有想要做出改变的意愿。即便对方狡辩自己并没有做出改变的必要时,大多数情况下其内心深处依旧是存有想要做出改变的意愿的,只不过不愿意承认它的存在罢了。

可以认为这种不愿意做出改变的情况正是一种因想要做出改变的意愿与拒绝做出改变的意愿相互纠缠、相互矛盾而导致当事人无法采取实际行动的表现。一旦陷入这种无法做出改变的状态,那就是在浪费时间。甚至有的时候,一年的光景转瞬即逝。这样一来,人的能力和精力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此时,束缚其行为的正是这种情绪上的两价性矛盾。也就是说,在这种无法采取任一行为的状态下,人生就是在虚度光阴。

无法戒掉对酒精及药物依赖的人、想要进入社会却因害怕而无法采取实际行动的人、虽然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却因为没有自信而无法继续前行的人、对任何事情都不积极无法认真地去努力的人、对于离婚或结婚无法做出决断的人、虽然知道自己的错误行为却无法制止自己的人……上述几类人几乎都是被这种情绪上的两价性所困扰,所以才无法拥有明确的目标果断地采取实际行动。

比如,无法戒掉嗜酒、嗜药、好赌及暴饮暴食等嗜好性行为的人,一方面会因为这些行为给他自身带来伤害而产生想要戒掉这些嗜好的意愿,另一方面又忍不住地想要去追求这些行为给他带来的快感和满足感。即使想要停止这些行为,其内心的某个地方还会隐藏着诸如“还想要去做”“也许还会这样做”以及“认为自己根本做不到”的种种念头在内。

为了能够继续前行,加强试图去克服这种情绪上两价性的意愿就变得很有必要了。当两价性矛盾得到了妥善解决,当当事人变得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会想要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他就能够果断地采取行动了。也就是说,掌握着人能否做出改变的钥匙,就在于他是否已经彻底解决了这种情绪上的两价性。一旦两价性的矛盾得到了解决,那个人自然而然地就能够朝着一个目标继续前行了。

然而问题就在于,这种两价性矛盾的表现与我们的日常认知是稍微有些不同的。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足的话,就会导致在试图支援对方的过程中,好不容易做出的努力变成了无用功,最后只会得到与自己期望相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