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奇葩心理学:教你应对复杂人性的技术 > 常见的三种错误示例

常见的三种错误示例




做出有损中立态度的同理心回应不仅不能够帮助当事人解决他们的两价性矛盾,反过来还会加剧对方的抵触情绪,导致对方愿意做出改变的积极性更加降低。

在此过程中,有几种我们容易陷入的错误状况。

第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是责备对方、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否定对方的人格以及侮辱对方等。无论我们多么不考虑对方的情绪,也要绝对避免使用这样的说话方式。面对那些具有两价性矛盾的人,如果采用责备对方等错误做法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抗,从而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这对双方的关系而言也是一记重击。

第二种,试图用道理或权威或权力来进行说服,或者是把自身的想法及价值观强加到对方身上的做法。这些做法无论哪一种,所表现出的都是一种“我知道正确答案”的姿态,显得自以为是的同时还轻视了对方的自主性。一些专家就很容易陷入这样的弊端,哪怕是在做诊断这种类似于贴标签行为的时候,也会存在这样的危险做法。“因为你有某某障碍症,所以才……”,类似于这种形式的指导,很容易伤害对方,导致对方的自信和改变的欲望降低。

第三种,根据一些坏的信息对对方产生了偏见。比如在面试之前从其他职员或是家人那里听闻了关于该人近期的一些“恶行”或“恶评”,就会妨碍到我们能否依旧以一种单纯的心态去看待对方,这样就容易损害我们的中立态度以及同理心态度。在与那些只会指责他人或者有唆使倾向的人进行交往的时候要十分注意这一点。因为,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变得容易责怪他人。这与皮格马利翁效应中所见的示例相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怀疑对方“恶行”的姿态,便会使得对方朝着坏的方向发展了。

以上几种状况无论哪一种都频繁地出现过,并且令人困扰的是,多数情况下是认为该做法好才去做的,但还是会经常出现与原设想完全相反的结果,这也是因为通常情况下我们几乎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



慎用对峙的沟通手段


在进行心理咨询以及对话沟通的过程中,有一种对峙的沟通方法。这是一种从正面指出对方的不当之处,在对方接受这一指责并且做出改正之前,毫不退缩地与其进行对峙继续劝说对方的方法。当对方在行动上的问题尤为突出,完全跟着对方的思路走或是毫无底线地做出让步,以及一味地逃避问题而不认真解决的情况下,就需要采用对峙这一沟通方法了。

无论在体育界还是商界,又或者是在面对患有人格障碍的人还是有不良行为的少年时,在实际面对这些年轻且富有能量的人的场合下,因害怕对峙而导致沟通无法正式开始的情况在现实中也是经常遇到的。有时候也会存在即使对方已经哭了也不会因此而原谅对方,依旧会严厉地与其进行对峙的情况。此外,还会有故意去排挤对方、伤害对方的自尊心来诱使对方拿出真实态度的做法。

然而,为了有效地运用对峙这一沟通方法,就需要有对方无论如何都逃脱不了的羁绊和束缚。羁绊和束缚太弱的话,只会让双方的关系突然中断,或者是彻底变得过于感性而导致与期望完全相反的作用产生,这些都不是什么好的结果。有时还会让信赖关系出现裂缝,双方的关系变得不自然且再也无法回到从前。

在沟通过程中对峙的时候,构建好至少不会破坏双方关系的对话结构以及提前建立好信赖关系的做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表现出同理心来吸引对方的同时,要事先与对方做好沟通,“可能会稍微不中听,但因为对你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所以能让我说一下吗?”这样的指出方式才是我们所希望的。进行对峙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沟通最终以对方崩溃、对我们怀恨在心或者干脆逃避而结束的情况,大多数是因为双方之间的信赖关系不稳固以及对对方的同理心关怀还有不足之处。

越是面对那些在两价性矛盾上问题严重的人,这种对峙的沟通方法就越是无法顺利地发挥作用。其原因在于该对峙的沟通方法,原本就无视了两价性这一原理。并且,对峙这一行为也常常是与表现出同理心这一原理背道而驰的。



明确两价性矛盾是改变的开始


那么,让我们按照实际的顺序来观察下两价性的矛盾吧。首先,要明确何为两价性的矛盾并要如实地接受它。

然而在最开始的阶段,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自身所具有的两价性矛盾。想要做出改变的想法依旧很茫然,意愿还不够强烈的情况也是常有的。虽然无论如何都觉得很困难,却完全没有意识到它到底有多困难。自身还未到达意识到这一两价性矛盾的阶段,逃避解决问题,从而陷入了一种认为什么都无关紧要的放任自流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首要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明确的语句来表达出自己的两价性矛盾。只有明确地表达出“自己实际上是想要上大学的”想法以及“认为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是无望的”想法之后才能够扭转局面。

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倾听对方,并在保持中立态度的同时富有同理心地去理解当事人所说的话。此时,可以使用第一章介绍的反应式倾听方法来帮助我们整理对方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