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奇葩心理学:教你应对复杂人性的技术 > 只要语言改变,人就会改变

只要语言改变,人就会改变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由于语言只是口头上表达出的东西,实际内心在想什么又是不同的,所以即使在口头上说了些什么,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的。也有人认为,相比于语言的方式,人类之间的重要信息更多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来完成传达的,人类的语言在传达一些微妙语感的时候可能会因其发展还未足够好而导致所传达的信息量过少。因此,通过邮件进行信息传达的时候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误会以及感情上的误解。

然而,虽然说语言是一种如此不成熟且缺少信息量的传达手段,却不可以否定它们能够发挥巨大作用。通过对语言的运用,人们能够对他人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沟通这一方式,无论是让人完全变得像另一个人,还是由此产生的可能性,这些都是语言所蕴含的强大能力。

事实上,我见证过很多人做出改变的那一瞬间。这些案例的共通点便是他们在语言上发生了改变,即他们能够明确地用语言表达出自己想要做出改变的想法。而无法做出改变的人在语言使用上却是含混不清且无前进方向的。无论说什么语言都抱着无计可施的态度,也是那些无法面对自己的人的常态。由于他们一直都是在欺骗自己的过程中生活过来的,所以有时候他们还认为语言只不过是用来撒谎的工具罢了。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人,当他们开始做出改变的时候,语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他们在语言使用上变得更加严肃且富有力量,不会再抱怨对过去的不满,而是开始认真地思考未来应该如何做。人们因为在做出改变之后语言才发生变化,也因为发生了变化的语言促使人们做出了改变。

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人生最终会变得同他们自己所思考并且通过语言表达出的一样。以患有酒精依赖症以及药物依赖症的患者为对象所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当问及他们认为自己能否恢复以及认为自己恢复的希望有多大的时候,他们一般都能够正确地预估自己的恢复程度。事实上,那些无法在语言上明确表达出自己想要做出改变的人也极少能真正地做出改变。



合适的语言,可以更好地促进行动


如果语言开始发生变化,改变型对话增多并成为强有力的动力时,当事人想要采取实际行动的意愿就会变得更加强烈。同时当事人也会被自己是否会失败和怀疑自己能否做到这一矛盾的不安情绪所困扰。因此就会出现此种情况,虽然在口头上表明了自己各种各样的计划,实际上却都没有付诸行动。虽然有想要开始采取行动去改变现状的意愿,但对于将其付诸行动的这一行为又满怀犹豫、恐惧和消极情绪,甚至,还会想要维持更加安逸的现状。

即使克服了这一问题开始采取实际行动了,有时候也会因体会到了现实的残酷,导致对方轻易地放弃了自己制订的计划。可以说,能否把不容易出现的变化转变成具有实效性的实际行动,是影响当事人能否做出改变的关键阶段。如果已经渡过了最困难的阶段,却在这一步遭受挫败,那是相当可惜的。

无法采取实际行动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当事人的两价性矛盾还没得到完全解决。此时,不可责备对方没能采取行动,而是要理解他们的这种无法采取行动的心情,在挖掘其背后深层原因的同时,进一步询问他们的具体行动计划。如果在他们的行动计划当中有什么比较难以执行的地方,要具体询问是哪些地方,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凝练和修改他们的问题点。也许事实只是因为他们的计划本身有一些期望过高的地方,所以才导致他们没有采取实际行动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把计划修改得易于执行即可,这样就能够将计划付诸行动了。

在即将采取实际行动却遭受挫败的时候,就需要看清楚由此造成的伤害的程度。当判断对方是在过于勉强自己,其在心理上已经受到相当巨大的伤害时,就要赞扬他们已经十分努力了,并且要故作轻松地告知他们。这就类似于拳击手在打完一回合的比赛之后都需要稍微休息一下。但是,当对方受到的伤害较轻并且还留有一定的动力时,又或者是在对方过早放弃的时候,就需要建议他们可以稍微改变一下目标再重新面对挑战。



制订具体改变计划,马上执行


能够让强有力的改变型对话成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并以此来真正地帮助那些开始认真考虑改变现状的人的沟通方法,就是制订在实际情况中能通用的行动计划。这项工作如果只由一个人来进行是相当困难的,但通过与他人的讨论来进行就能够变得容易去实施。并且,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对该计划进行讨论完善之后,还能够使它成为更加完美且具有高实效性的行动计划。

为了能够提供有用的信息并以此为基础来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事先就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并进行相应的工作:如何做才是最好的、哪里会有陷阱、为了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该如何做才好、如果导致上述各种事态发生又该如何做才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