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奇葩心理学:教你应对复杂人性的技术 > 第四章 纠正扭曲的认知方式

第四章 纠正扭曲的认知方式




一旦他们在认知上发生了变化,就能够逐渐意识到之前自己一直认为的由外在因素导致的烦恼实际上都源自自身的偏差。



真正让人痛苦的是认知


能够应对烦恼及困难等人生问题的沟通方法并非只有一种。在第二章中,我们了解到了从明确的目标出发,思考解决方案的沟通问题时,何种沟通方法能够最为有效地解决问题。在第三章中,我们学习到了通过解决两价性矛盾便能够克服这些人生问题的沟通方法。

除此之外,能够解决人生中所遇到的烦恼及困难等问题的,还有另外一种有效的沟通方法,该方法与我们之前介绍的几种方法原理稍微有些不同。

美国一位名为阿朗·贝克(1921年)的精神科医生,在完成了当时极为盛行的精神分析疗法的学习之后,便投入了对抑郁症患者的精神分析治疗当中。他认为抑郁症肯定来自患者小时候所遭受的外伤性体验,并且一直通过让患者说出小时候此类经历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心理治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却并没有那么显著,于是,贝克便开始怀疑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疗法是否真的是能够帮助人们摆脱烦恼的最有效的方法。

正如第二章中所阐述的那样,当我们开始研究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时,人们一般都会变得郁闷且没有精神,厌恶及憎恨等消极情绪也容易变得更加强烈,短时间内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也并不稀奇。只是,我们不可以因此便误认为这些尝试都是无意义的或是没有效果的。在那些患者的外伤性体验比较严重的案例中,有使用该方法之后效果显著的情况,但同时也会存在短期疗效与长期疗效并不一致的情况。虽然需要长时间地忍受与他们的病因正面交锋的煎熬,但也能够遇到最后完全康复的案例。但是,如果想要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的话,该方法便不适用了。

在倾听抑郁症患者的过程中,贝克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这些患者对于周围的事物抱有比实际情况还要悲观的想法。他们不仅仅是悲观地看待自己的事情,对整个世界以及未来的认知都是悲观且扭曲的。于是,贝克便开始认为也许这过度悲观的想法才是他们感到痛苦的真正原因。他还试着同患者一起就他们的这些悲观想法是否具有现实依据等问题一一进行了讨论。这样做之后,患者便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想法与事实其实是相反的,并能够自觉地意识到此前自己是过于从坏的方面来看待周围的事物了。于是乎,他们的抑郁症症状也能够得到改善。

并且,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应对方法不仅能够帮助解决人们所遇到的痛苦和适应不良等问题,对于改善各种各样的障碍以及烦恼也是非常有效果的。该方法如今已作为认知疗法而被广泛普及并应用于这种场合当中。本章将主要介绍这一由贝克首先使用的以认知及其纠正为目标的沟通方法。



认知偏差的真相


具有认知能力的生命体都会进化出一套刺激→认知→反应(感情、行动)的生理系统,这套生理系统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能否进行认知处理。

一旦在认知上发生了扭曲,适应不良的反应就会多于适应良好的反应。其结果就是适应方面会产生障碍,并且,当事人还不会意识到由此导致的在认知处理上遇到的问题。因为这些都是他们不自觉即自动地做出的行为。这种自动做出的认知处理也被称为“自动思维”。

在认知疗法中进行沟通的目的,是让对方意识到自己在这种不自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认知扭曲,并让他们将自动思维纠正。

此外,贝克还进一步指出,认知偏差的背后是因为他们的信念也发生了偏差。比如,一个过度悲观看待事物,即在认知上存有偏差的人,也许在心中就会对自己下这样的错误结论:我是一个无能的存在,我所做的所有事情都不会顺利的。为此,他的行为也会朝着这个方向产生扭曲。即使他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也会无视这一事实,只重视那些失败了的事情。

在试图纠正认知的时候,如果只纠正他们在表面上表现出来的认知偏差,是难以顺利进行下去的。很多时候,如果不去努力地纠正他们在根源上便错了的信念,就无法帮助他们产生真正的改变。

与此前的案例相反,有的人还会抱有这样的信念,即“因为我自己是非常优秀的,所以让其他人为我做出牺牲是理所应当的”,这些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只会考虑自己,并且会毫不在意地利用其他人。

此外,也有人会对他人抱有非常强烈的不信任感,即会抱有这样的信念:“反正人都只会考虑自己的事情,即使找他们商量也是没用的”或者是“因为人都是看不起其他人的,如果让他们知道了我的弱点,只会被他们嘲笑罢了”,此时,他们无论是在认知上还是在行动上,都会因这样的信念而发生扭曲。

不同的人会拥有不同的信念,于是,与其相对应的认知和行动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虽说信念是人们在一段非常长的时间内形成的,是非常坚定且难以改变的,但是以往的经验也表明只要努力坚持下去,信念也是会发生变化的。



纠正认知很难,但一击即破


当试图去纠正对方的认知偏差及其背后的信念偏差时,我们将要面对的困难主要来自不得不去纠正他们因在思考上产生了偏差导致的思维偏差。当人们难以意识到自身的这一偏差时,纠正他们就会变得更加困难。这正如试图让那些认为是太阳在转动的人去相信其实是地球在绕着太阳转动的哥白尼。一旦使用了错误的说服方式,就会容易重蹈因引起了人们的愤怒而遭受火刑的地心说学者们的覆辙。

在认知疗法这一特殊的设定中,因为对方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性且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他们的抵抗会少一些。但是,如果在类似于平常对话的交谈中指出对方在认知上存在扭曲,并试图去纠正这一扭曲,则容易遭到强烈的抵抗。

认知扭曲严重的人,即使被指出了这一问题,也会坚持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周围事物而不是自己,对我们所说的话也会充耳不闻。但是,只要耐心地与他们继续交谈,便能够在他们的心墙上凿出一个小小的洞。从这个洞开始,他们的抵抗就会慢慢瓦解。并且,一旦他们在认知上发生了变化,就能够逐渐意识到之前自己一直认为的由外在因素导致的烦恼实际上都源自自身的偏差。在学习能够让人生过得更加快乐、更加丰富的理解方式时,他们的信念也会逐渐发生变化。

只是,我们该如何让对方意识到这一点,并让他们乐意去接受这一点呢?为此,就需要使用与之相对应的沟通技巧了。一旦掌握了这样的沟通技巧,在平常的对话中便能够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