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奇葩心理学:教你应对复杂人性的技术 > 与安全依恋型人的对话

与安全依恋型人的对话




具有安全依恋类型的人希望沟通双方能够坦诚地进行对等的沟通,他们喜欢实质性的、具有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对话。即使我们所说的话会稍微有点儿严厉或者不是很中听,他们也不会因过于敏感而感觉受到了伤害,甚至还会因我们明确地表达出必要的内容而尊重我们。而那些只会说好听的场面话以及无法进行严厉指责的人就会被他们看作缺乏趣味且稍有缺憾的人。

和这样的人沟通,即使是就一些比较难的晦涩话题进行谈论,他们也不会感情用事,而是能够冷静地进行交谈,并恰到好处地发表一些具有实质性内容的看法。可以认为相比于那些隐晦且模棱两可的说法方式,他们反倒更喜欢坦诚的说话态度。堂堂正正地从正面去回应对方的话题才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首先希望大家注意的一点是,与具有如此安全依恋型依恋模式之人进行的对话,同我们接下来将会看到的与具有不安全的依恋模式之人所进行的对话之间是存有非常大的差异的。因此,在此基础上,接下来将会介绍与具有不安全的依恋模式之人进行沟通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想要更多了解关于依恋类型相关内容的读者,可以参照我的《依恋障碍碍于自己孩童时代的人们》[1](光文社新书)一书。



焦虑矛盾型人格应对法


1.不要刺激依恋的焦虑矛盾


依恋的焦虑矛盾程度比较强烈,经常担心自己是否会被对方拒绝或是自己能否被对方所接受,看他人的脸色行事,过分地迎合他人的依恋类型,被称为焦虑矛盾型人格。

具有此依恋类型的人大多数还未整理好自己同父母(养育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的多为消极情绪,同时还会被这些情绪所束缚,所以也被称为“束缚型”。平时冷静且开朗的人,一旦谈论的话题涉及他的父母及出身,他们的语气立马就会变得沉重,人也会变得敏感起来。

具有该依恋类型的人,想要被他人承认的欲望会比较强烈,对于被拒以及被抛弃等事情会抱有过度的不安。

仅仅因为没有像平常那样去回复他们或是跟他们打招呼,此依恋类型的人就会陷入极度的不安以及极其厌烦的情绪当中。并且,即使是在开玩笑的情况下,也最好不要做出将会抛弃他们的神态,更不可以通过威胁要抛弃他们的方式来控制对方。这样的应对方式也许在当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因为此举在对方的脑海中埋下了一颗会被人抛弃的思想种子,就很可能会伤害到对方对我们的信赖,我们同对方的关系也会因此而变得生疏。他们甚至还会产生趁着还未被我们抛弃之前先主动抛弃我们的想法,以此导致他们最终做出令我们意想不到的背信行为。

“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一直守护着你的。”

“假如遇到困难的话,尽管来找我商量便是了。”

自始至终表现出这样的姿态并采取实际行动去支持他们的话,就能够抚平他们依恋上的焦虑矛盾,并让他们的情绪变得稳定。



2.不可满足于对方因配合做出的反应


对于焦虑矛盾型人格之人而言,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获得他人的认同。与具有此依恋类型的人进行交谈的时候,首先需要铭记在心的就是要认真地向对方传达“我很认同你的价值观和能力”这一信息。在当事人依旧处于焦虑矛盾感十分强烈的状态时,他们只会配合对方说一些好听的话,这就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了。

焦虑矛盾型的人对于他人的脸色变化非常敏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寻求对方予以回应的时候,只会为了不被对方否定或是疏远而采取补救式的应对方法。这是在恭维地配合对方,并非是发自内心的交谈,因此,很多时候他们会在背后说对方的坏话或是指责对方。由此可知,此依恋类型的人具有很强的两面性。

在与焦虑矛盾型人格之人进行沟通的时候,必须要了解的一点是,如果对方一直处于配合我们的状态是无法做到真正的沟通的。要想鼓励并打动此依恋类型的人,就需要让他们由衷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当对方所说的话与我们的预期不符的时候,我方的回复将会极大地影响能否打动对方。这是因为,焦虑矛盾型的人一般都会测试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如果我们回复的是“怎么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或是“这么说是不对的”等来否定他们或是对他们进行说教,他们要不就封闭自己的外壳变得仅仅是在配合我们,要不就反过来把我们当作不相干的人继而开始莫名地讨厌,甚至排斥我们。

越是在这样的时候,就越需要我们使用“说得很好呢”“很有趣呢”“这是一个新的视角呢”等回复来积极地接受他们的观点。即使对方的想法是错误的,也要以欣赏他们的态度去询问对方是否有某种具体的看法,并以此来表现出我们能够大方接受他们任一观点的态度。



3.指出问题点时需格外注意


在向具有焦虑矛盾型人格之人指出某个问题点,或是表达出与其不同意见的时候也需格外地注意。具有此依恋类型的人,一旦被他人指出了某个问题点,就容易将此理解为指责或攻击。如果其他人发表了与其相反的言论,他们便会认为自己遭到了他人的否定。当他们无法冷静地接受他人的观点、纠正自己的问题点的时候,就会产生仇恨情绪,有时会在背后说一些坏话,甚至还会钻牛角尖反过来攻击我们。

因此,就需要在指出问题点之前做好事先声明,“我这并不是在指责你,仅仅是指出你做事方式上的一些问题点,我是十分认同你的,所以请不要误会,请先听我说完。”

在指出某个问题点之前,至少要对对方的某一点做出积极评价,这样做就能够让对方相对愿意地去接受我们的观点了。

如果具有此依恋类型的人是掌握主导权的领导者,那情况会更麻烦一些。这是因为他们对于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意见会感到强烈的不安,其结果就是他们可能会一概否认我们所指出的问题点,并且会将与他唱反调的人视为敌人。也就是说,他们会将我们阐述与其不同意见的这一行为理解为是在否定以及威胁他们存在的一种表现。作为一名领导者,他们容易表现出自己极度心胸狭窄的特性。如果忤逆了他们,他们就会向周围的人大肆传播我们的坏话,并试图借此来排挤我们。

与该依恋类型的人进行交谈的时候,最好要注意不要威胁到他们的安全感。即使是在表达不同意见的时候,也要在表达了我们对对方意见的尊重态度之后再阐述自己的意见。即便如此,对方还是不接受我方意见的话,就可以稍微地做些让步。这是因为,与其白费工夫地进一步威胁到对方的安全感,诱使对方做出敌对的行为,倒不如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到其他的事情上。把话题转移到与对方的意见及兴趣点相一致的事情上也是一项好的对策。这是因为,当对方能够安心地与我们进行交谈、不再担心被我们否定时,沟通自然也就不会朝着攻击我们的方向发展了。

即使是开玩笑,也最好不要采用指责对方的说话方式。对只说过一次的事情可能会长久地怀恨在心,这一点也是焦虑矛盾型之人的一大特征。即使是在用委婉的方式来向他们进行说明,也希望大家切记不要过于得意忘形地说一些过分的俏皮话。与此依恋类型的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祸从口出。



4.要动之以情而非晓之以理


具有焦虑矛盾型人格的人一般在情感上会有容易反应过激的倾向。一旦讨厌某个人或是某件事,就会一直讨厌到底。一旦被他们嫌弃了,想要转变印象就相当费工夫了。

即使想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说服对方也不太会有效果,有时候还会反过来遭到他们的严重排斥。相比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做法能有更好的效果。因此,想要打动焦虑矛盾型之人的内心,相比于通过道理来说服他们,更重要的是要向他们的内心进行倾诉。为了能够向他们的内心进行倾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传达我们自身的经历和体会。正确的道理说得再多,终究也只是在纸上谈兵,是无法真正影响具有此依恋类型之人的。如果交谈的内容没有涉及其自身曾有过的类似经历或类似体会等真实体验,就不具有说服力。

具有焦虑矛盾型人格的人会对那些能够进行自我揭示、阐述自身经历的人产生亲近感。反言之,对于那些无法进行自我揭示只会讲道理的人,就会抱有“即便如此,那又如何”的想法,并不为之所动。

但是,当维系的是一段比较疏远的关系时,就不可特意感性地去进行干涉,甚至还要极力回避自我揭示的行为,此时,只使用理性的语言来冷静地进行沟通才是更好的办法。是要去触动对方的内心还是直接略过这一步,所采用的沟通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