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奇葩心理学:教你应对复杂人性的技术 > 撒娇与同理心的重要性

撒娇与同理心的重要性




虽然在“常识性”的理解当中一般容易这样认为,一旦成了对方的“自体客体”,就会变得过于宠溺对方,或是被对方利用去做一些对对方有利的事情,因此这样并不好。但是,如果没有一个能够成为“自体客体”的存在,是始终无法弥补其心理构造上的缺陷的。

所谓的自体客体其实就是一个能够接受我们自恋情结的存在。用更贴切的词汇来表达,就是一个能够让你撒娇的存在。为了消除那些由于没有得到他人的理解或是在他人面前无法撒娇而导致的自恋扭曲,就只能再重新进行这一步骤。通过理性分析使对方认识到他的方法是无济于事的。此时,需要的是一个在情感体验上能够与对方产生关联的步骤。只有“能够做出同理心反应的自体客体”才能够担负起这个任务。

如此一来,便可以看出所谓的自体客体其实与鲍比所说的“依恋客体”几乎是一样的内容。能够富有同理心地做出应答的自体客体,其实正是爱因斯沃斯所说的“安全基地”,也就是依恋客体。

可以认为,科胡特在继续沿用传统的精神分析疗法当中所使用的“自体”及“客体”等词的同时,使用了其他的表达方式来对相同的现象进行解释,并向我们展示了纠正依恋问题会导致的心理状态的可能性。关于依恋的损伤,鲍比的依恋理论几乎没有触及该损伤能否得到修复的这一点。从这层意义上来看,可以把科胡特的理论看作对鲍比理论的一个出乎意料的发展吧。同时,我们也可切身地感受到,科胡特的这种能够给予对方以富有同理心回应的自体客体就能够帮助对方修复自身心理缺陷的心理治疗策略,不仅适用于自恋型人格,同样也适用于那些当事人为不安全依恋类型的案例。

事实上,众所周知在科胡特所倡导的自体心理学当中,对话一直都是在非常轻松且富有同理心的氛围中所进行的。科胡特还曾用过“成为家人”这一表达方式来形容成为自体客体的这一行为。如果与对方的关系无法达到类似于家人一样的程度,想必也就无法弥补对方心理构造上的缺陷了吧?



成为导师:我们不应放弃的责任


再一次回顾作为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支柱转变的内化作用,可以肯定地说这体现了人际关系当中最高尚的一个层面。

我们不仅要接受他人的给予,最终还需要将那些对我们进行过给予的他人接纳到我们自身中,让自己也变得像他们一样。

从那些对我们给予认同及肯定的人身上,不能只接受他们对我们的赞赏和自我肯定,还需要向他们学习能够对他人给予认同和肯定的方式。从那些能够对我们表现出同理心、像父母一样庇护我们的人身上,不能只接受他们所给予的安全感和保护,还需要将他们这份能够对他人表现出同理心、庇护弱小者的智慧继续传承下去。

尽管如此,接受他人对我们的理想化比成为镜子还需要更高一层的高超技能和努力。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已经关乎人格魅力层面。接受他人对我们的理想化,便成了父母的替代品,即成了导师一样的存在。此时,对于当事人来说,这样的导师同时也是其自体客体的一个存在。

从古至今,成年人在积累了经验变得成熟之后,作为人生当中最后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要求能够成为一名导师。可以是要求成为学问技艺方面的导师,或是作为人生导师来指导后辈,而成为父母便是成了他们孩子的导师。成为导师的这件事情,无论是对对方的安定和成长,还是对我们自身的成长来说,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可以说,现代的人们已经逐渐抛弃了作为导师理应具有的风范。如今被称为老师的总体已经变得略显卑微,只不过是某一方面的专家罢了。就如“上班族老师”这一叫法所表达的那样,即便是老师也会避免自己与人格有所联系,并且只做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老师的人也不在少数。医生群体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如今,能够真正称得上导师的人已经变得越来越少,这也成了自恋的成长停滞不前的一个原因,并加速了这种不成熟的自恋在社会上的泛滥。也许正是因此,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追求能够成为导师的人吧。虽然,这可能会引发人们去狂热地信奉一些所谓的超凡能力的危险。但是,在身边人当中遇到可以作为人生导师去尊重的,对于自恋的成长来说原本就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对于那些从事与教育及孩子成长相关工作的人而言,接受理想化移情,并做出符合导师形象的行为,是对未来负责的一个表现。当然一直保持完美无缺的导师形象是不可能的,人们最终都会暴露出自己的缺点。但是,通过在足够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接受他人的理想化移情,就能够让自己现实中的包含着如此缺点和缺陷的导师形象也被他人所接受。当理想化移情逐渐沉淀为现实中的信赖以及依恋之后,人们便不再是一个需要他人支持的存在,而是能够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存在,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继续前行下去。

*  *  *

[1]  原书名为《愛着障害 子ども時代を引きずる人々》,国内还未有该书的译本,此为译者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