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奇葩心理学:教你应对复杂人性的技术 > 第七章 无法与奇葩语言沟通时的应对策略

第七章 无法与奇葩语言沟通时的应对策略




面对那些只通过对话方式却无济于事的案例,一方面与其行为进行对话,另一方面与围绕在当事人周围的心理社会环境进行对话的方式就显得越为重要。



实在聊不下去时需要与行为和环境对话


目前为止所介绍过的沟通方法,都是通过对话这一沟通行为来促使对方发生变化。主要是尽量尊重当事人的自主性,继而谋求对问题的解决,纠正其自身的偏见,并引导对方产生积极向上的意愿。又或者是,通过让对方自我地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来改变对方的行为和认知,通过给予对方富有同理心的应答来促进对方心理构造的成熟。

然而,此类沟通方法有时候也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变化,其原因大致上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以当事人自身的问题为原因的情况,这些案例中的当事人普遍缺乏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事件回顾能力,情绪极其不稳定,极度缺乏灵活性,对于做出改变这一行为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另一种情况则是,问题不在于当事人本身,而是因为当事人与周围的关系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此种情况下,即使当事人想要做出改变,他周围的人也会对此做出一些阻挠的行为,这样一来好不容易做出的一些改变也会消失不见。

在上述的这两种情况下,即使试图通过对话来促进对方发生变化,也是无法顺利进行下去的。并且,在后一种情况下,出现过很多虽然当事人本身想要做出改变,但周围的人却极力阻碍他去做出改变的案例。

前一种情况下,不仅需要进行对话,还需要进行语言及行为之间的沟通;后一种情况下,则需要与那些对当事人提供支持的周围的环境进行对话。正如先前所阐述的那样,问题与原因的所在并非一定是相一致的。即使那个人表现出了一些问题,问题的所在也不一定是在本人身上。虽然,改变当事人的理解方式以及行为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这样的做法是有局限性的。只是稍微改变了环境,问题便得到了顺利解决的案例也并不少见。有时候相比于与当事人进行百余次的对话,倒不如与其家人进行一次沟通,那样能够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本书的第一章开头部分便向大家介绍过罗杰斯最初在儿童虐待防止协会工作过。在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罗杰斯开始工作后的第十一个年头公开出版的一本著作《问题儿童的治疗》当中,罗杰斯提出了相比于心理治疗方法更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到对当事人周围环境的调整上。该书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讲述他的这一观点,由此更可认为改变当事人周围环境的做法实则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不过,此处将与行为的对话以及与周围支持环境的对话放在一起介绍是有原因的,其原因在于这两者经常是相辅相成的。

越是在缺乏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认知处理能力的案例当中,当事人的问题就会越容易地通过某些行为表现出来,此时相比于当事人本身的问题,更多地反映出的是当事人周围环境的问题。

面对那些只通过对话方式却无济于事的案例,一方面与其行为进行对话,另一方面与围绕在当事人周围的心理社会环境进行对话的方式就显得越为重要。也就是说,通过让那些围绕在当事人周围的人也掌握与其行为进行对话的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

虽然在此由于篇幅的限制不能够深入地详述这一点,但还是希望把与行为进行对话的方法作为最重要的一点来介绍给大家。



设定规则和界限


在试图与环境进行对话并想要控制环境的情况下,首先需要做的是确定好必要的规则。要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规则来说明,为何、如何以及采取何种步骤来进行。为了能够帮助到对方,其前提条件就是需要让其他人也遵守这些规则,如果不弄清楚这一部分,越是面对比较棘手的案例,情况就会变得越糟糕,而且还会导致无法培养出能够控制环境的能力。

即使是在处理那些对周围环境带来困扰或造成危害的行为时,也需要以事先说好目的的方式来获得对方的理解,并以此为前提。比如在规定的房间内度过有限的时间等,来对对方的行为进行一定的行为限制,又或者是,为了能够控制对方某些常有的嗜好行为,可根据状况来寻求警察的保护或是暂时让对方住院等。诸如以上各类的事,先以明确的形式来进行约定的做法是非常重要的。



客观记录行为


在与行为进行对话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首先要将对方如实记录的行为进行客观化。要将对周围环境感性的评价以及感叹等反应与其本人的行为自身明确地区分开,并且都需要将这两部分的内容记录下来。

无论是在让对方进行自我阐述的时候还是在听取第三方评价的时候,进行记录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何如此?这是因为,如果仅凭记忆,对方很有可能会被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所误导,而一味地强调坏的方面,或者是只告诉我们好的方面。此时,如果能够由对方自己来做记录的话就再好不过了。能够持续进行记录的人最终一定能够变得更好。明明有能力却无法做到这一点的话,事情的进展反倒会变得越发地缓慢。告知对方这一点并指导对方来进行记录,能够帮助对方与自己的行为进行对话。

当对方本人无法进行记录的时候,也可以让其家人来帮助做记录。

此举的目的在于,通过诸如此类的进行记录的方式,来让对方进一步地回顾自身的行为,在对方能够更加详细地阐述当时的状况和心境并对自身进行回顾的同时,说出他们自己意识到的事情。如果能够以恰当的方式来进行该举措,只需如此反复便能够有效地减少大部分案例中的问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