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这样减肥不反弹 > 6.1 减肥误区TOP10:运动后吃东西马上变肥肉

6.1 减肥误区TOP10:运动后吃东西马上变肥肉




有种说法是,运动后千万别吃饭。说运动后人吸收特别好,一吃饭,饭马上变成肥肉储存起来。这是一个版本。还有一个版本是说,运动后1小时内吃多少都行,超过1小时,吃什么都马上变脂肪。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非常滑稽的。

真实的情况是,我们运动时,身体要消耗一些能量物质来提供能量,并且造成一些肌肉组织的损伤。所以,运动后,人体会进入一个合成代谢比较旺盛的阶段。这个阶段,目的是快速补充这些被消耗了的物质,同时修复肌肉损伤,或者让肌肉增长,来应对下一次运动。于是,运动后,人体倒不一定是吸收特别好,而是运动后我们的身体急需营养,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特别高。

那么有人可能会想,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高,不就容易长胖吗?其实没那么简单。因为运动后,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里面的营养,会优先用来合成蛋白质和糖原,不是脂肪。

糖原,就是储存在我们身体里的糖,这些糖,主要储存在肝脏和肌肉里,是我们身体储存能量的一种重要方式。

有人说,脂肪不是我们储存能量的方式吗?的确是这样,但脂肪是一种不能快速提供能量的物质。所以,身体储存脂肪,主要的目的是用来“防饿”,也就是在没有食物的时候提供能量,保证我们存活。但我们身体储存糖,除了防饿外,更主要的目的是在高强度运动的时候使用,比如快速奔跑、举重物等这种高强度运动,脂肪供应能量的速度来不及,必须大量依靠糖来提供。

所以,我们运动的时候,尤其是有高强度运动或长时间运动的时候,身体消耗了大量的储存在肌肉和肝脏里的糖原。运动后,身体就想要赶紧把这些消耗的糖原补充回去,来应付下一次运动。同时,运动后我们的肌肉会有一些损伤,需要修复。有时候肌肉的体积需要增加,这些都是身体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运动后,身体急需要的是糖和蛋白质。我们运动后吃饭,食物里的绝大部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都用来干这两件事用掉了,反而很不容易变成脂肪。

那有人可能会问,运动时我们也消耗了脂肪,身体运动后不会急需把脂肪补回来吗?不会。为什么?因为我们前面说了,身体脂肪储存的目的主要是应付食物短缺。当我们长时间节食之后,身体会知道,我们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没吃的。所以节食一段时间后,恢复饮食,有可能脂肪储存的效率会比较高。很多人也有这样的经验,节食一段时间后,发现吃点东西就马上长胖。

但运动后,身体受到运动的刺激,身体会认为,现在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是没吃的,而是要跑要跳要举重物。所以,必须马上补充糖原和修复或者增加肌肉。

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身体的脂肪储存量非常大,普通人的脂肪总重量能达到十几公斤,里面储存了非常非常巨大的能量。一次运动消耗不了多少脂肪,剩下的脂肪也足够用。所以,身体没必要急于补充脂肪。但糖原,我们全身储存不了多少。正常人全身的糖原一般只有500克左右。有时候,一次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就能把肌肉中所有糖原消耗殆尽。所以,运动后补充糖原的需求非常急迫。

总结一下:运动后吃东西,食物里的热量和营养会用来优先补充身体储存的糖原和合成身体蛋白质,一般剩不下多少,也就不容易让我们长胖。所以,运动后不但可以吃东西,还可以适当多吃一点。运动后是最不容易胖的时候。

但是需要强调,运动后可以吃,甚至可以多吃,但只限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油脂类食物,还是不能多吃。因为油脂既不能用来补充糖原,也不能用来合成蛋白质,只能用来储存成脂肪和即时提供少量热量。所以即便是运动后,也不能吃太油的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