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闪电增肌 > 急性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急性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只要尽可能做到安全训练,绝大多数运动损伤都可以避免。但是万一有突发情况出现,我们也要学会应对和处理。

比如在训练的时候,或者在做其他运动的时候,拉伤、扭伤,或者挫伤了,怎么及时处理就显得至关重要。处理得好,损伤就小,恢复得快,也不容易留下“后遗症”,处理不好则容易产生很多问题。

下面讲一下急性运动损伤的基本处理原则。急性运动损伤是区别于慢性损伤的。慢性损伤主要是劳损,往往是反复使用某部位造成的细微损伤、发炎、退化等;急性损伤,就是我们理解的突然伤着了,比如扭伤、拉伤、挫伤。

急性损伤是突发性的,主要的表现是:疼(局部疼痛)、肿(伤处红肿)、热(局部发热)。根据这些症状的程度不同,急性损伤也分好几级。但了解分级对大家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不过,这里提醒一句,有些情况的中度损伤会让你疼得很厉害;而严重损伤时,受伤的局部反而不会有特别疼痛的感觉。

比如3级急性损伤,韧带、肌腱或者肌肉完全撕裂,这时候在受伤的即刻,局部疼痛会消失,因为神经也被完全扯断了,局部失去了感觉。

所以有时候疼痛感不能完全反映受伤的严重程度。不管什么情况,出现急性损伤,都要严肃、认真对待。

急性损伤怎么处理?立刻就医。书里虽然会教大家急性损伤怎么处理,但意思并不是说,若出现这种情况完全可以自己搞定。

讲急性损伤的处理主要是教大家,在没有条件马上获得医疗帮助的情况下,或者医生援助还没到位的情况下,自己应该怎么做。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反而添乱,加重问题。

急性损伤的处理,通行的就是五原则,或者叫PRICE疗法,即保护(Protection)、休息(Rest)、冰敷(Ice)、压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

保护,就是把受伤的部位保护起来,可以用吊带,或者夹板、支撑物,或者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防止受伤部位随意活动或者被意外碰撞。

休息,很好理解,就是要暂时停止受伤部位的任何活动,限制功能,这样可以避免发生进一步的损伤。

冰敷,就是用冰或者其他凉东西给受伤部位降温。冰敷的好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降低受伤组织缺氧坏死的可能性,就好像低温保鲜一样;另外一个好处就是降低血管通透性,收缩血管,减少肿胀和出血,也有一定的止疼作用。

冰敷一般用碎冰,当然,不建议直接让冰接触皮肤,比较常见的方法是用湿毛巾包裹碎冰来冰敷伤处。

冰敷的时间和频率没有特别统一的说法,一般建议发生急性损伤后立即冰敷,在之后的48小时内,有条件的话,每隔1.5~2小时可以冰敷一次,一次20~30分钟。

但是注意,20~30分钟这样的冰敷时间只是一个建议,最终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冰敷时间太长也不好,而且有些人也受不了。以冰敷时没有感觉很不舒服为准,几分钟也完全可以。

如果冰敷的时候出现因为冰块的温度引起明显的疼痛感或者不适感,应立刻撤掉冰块。

压迫,或者叫加压,就是用有弹性的绷带包扎伤处,主要的作用也是止血和消肿,能起到固定伤处的作用。但是注意,加压包扎不能一直包着不解开,要包扎一会儿,放开一会儿,具体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调节。

抬高,就是把伤处抬高,降低微血管的血压,目的还是为了缓解肿胀和出血,降低进一步的组织损伤。

总的来说,急性损伤之后的处理原则,就是尽可能减少伤处出血、肿胀,还有止疼。总的方法就是应用PRICE疗法,最忌讳热敷、按摩、揉搓、擦药膏、用加热灯等。

【划重点】

急性损伤后的处理原则,一定要“温和”,千万不能“蛮干”。

一般在受伤后72小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才可以考虑一系列加热或者按摩的恢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