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底层逻辑: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 > 可以不聪明却不能不得体

可以不聪明却不能不得体




客户张总的项目马上开始,我安排了小王去负责。

一直在等机会的小晶又不高兴了:“张总的项目您怎么让小王去?他的经验少,能力也没我高,我认为您应该让我去。”

我说:“你是比小王聪明,但做事太毛糙,说话太不小心,招待张总免不了要喝酒,我还真不敢放你出去,小王虽然经验少,但是他谨慎,不知道该不该说的宁愿少说不说,你要知道,有时候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你的确表现得很能干,可未必能在客户那里留下好的印象。”

小晶问:“聪明一点难道不是工作需要的吗,老板您总不会喜欢笨员工吧?”

我说:“做事无关聪明和笨,做对、做到位才是你应该思考的,要改变头脑,要好好优化一下自己的逻辑。我不看你是聪明还是笨,我只看你做事是否得体,这也是一种价值的体现。你是一个做事得体的人吗?”

小晶赶紧表态:“老板我知道了,我一定朝这个方向努力!”

聪明人太多,得体的人却太少

我们十分清楚,职场上人人都想变得聪明,成为一个聪明人。

职场充斥着明争暗斗,同事之间多有竞争关系,但又必须要维持表面上的一片祥和,保持团队的和谐,所以不少人管这种能力叫聪明。但是这一类的聪明人如今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能把心思用到工作上的人越来越少了。

比如同在一个办公室里,假如两个同事有矛盾,经常吵架,便会严重地影响其他同事的工作,也影响公司的项目进度和业绩。这两个人的出发点也许并非是要伤害公司,而是在竞争中维护自己的利益,是为了升职加薪。

这种情况,我的定义就是“聪明但不得体”。我们要首先成为一个得体的人,先为大局着想,其次再考虑自己的地位、收入。

笨一点没关系,重要的是把事情做对

我在指点下属时,一有机会便告诉他们,工作中管理者和员工的底层逻辑是统一的:先做对事情,然后做好事情  。这跟智商无关,跟情商有关。不聪明可情商高的人顶多显得笨拙一些,事情做得慢一些,可他们每一步走得都比较踏实。他们不会伤害公司和同事,不会给客户留下不安的印象,也让老板觉得放心。所以要改造固有的思维,在自己的大脑中删掉“聪明”这两个字,让自己从思考到言行都以得体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