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底层逻辑: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 > 机会一直在,但你准备好了吗?

机会一直在,但你准备好了吗?




还有一周,公司的新产品就要上线,我对这次的项目很重视,便把第一次在项目中实战的小宋叫到办公室,问他有没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让我听听。

小宋拍着胸脯说:“放心吧老板,这么好的机会,我肯定好好表现,虽然具体怎么做我还没想好,但一定会努力把握这次机会,不辜负公司的信任!”

“没了?”

“恩,没了。”

我生气了:“早在半个月前公司就定好了这个产品的宣传组成员,你的名字也在那时列了进来,专门叮嘱你,让你没事先琢磨着。都说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但这准备二字,并非说一说而已。你看看同组的小郝,他前天就给了我一份详细的计划书,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比你心里有数,我看他肯定行,你肯定不行。”

小宋的脸像被什么抽了一下,瞬间变得涨红:“老板我立刻回去写计划书,您再给我一次机会啊。”表完态马上就跑回了自己的办公区。

没有准备,给你机会也没用

你的内心可能有无数种关于工作、未来的闪闪发光的想法,对如何做好一件事早就思考了无数遍,也想象了很多成功的场景。可是,你的思维仅仅停留在一种“浅思考”的层面,未落实到可行性的方案,未形成书面或系统化的计划以及步骤。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你除了重复地欣赏别人的成功案例之外,你在该领域的经验和技能仍然未做好准备。即便机遇降临,你也会再一次错过。

作为现代的职场中人来说,我们的能力不足是可以培养的,但是如果对待机会的态度和行动出了问题,就会在不断错失机遇的打击下消磨掉自己的士气,变得越来越平庸,也就失去了上司的信任和同事的尊重。

很小的机会,也要及时抓住

小机会的背后常意味着大机会。

工作中并非时时充满了大机遇,相反每天是平常无奇和流程化的工作,还有一些重复枯燥的事项,但即使是打印、复印这类的小事情,也会因为你的工作态度不同而产生不一样的工作结果。

你连复印一份合同的任务都完成不好,领导怎么可能把整个项目交给你?

我有时候会给下属开玩笑,只需要看一下文件打印出来的格式、排版、装订就知道这个事是谁干的,因为有人订书钉的位置是歪的,一个钉子在左,一个钉子在右,十分不整齐,且经常这么干。他连小机会都抓不住,说明他并未准备好承担大任,他对自己的定位在我看来就是“甘作平庸”,没有上进心。

因此,即使是一份材料这么平常的任务,你的上司也在考察你。

公司要重用一个人,必先观察他的工作习惯,乃至思想准备情况。如果你尚未准备好,那就不会给你机会。所以要时刻准备好,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才能在机会来临时赢得上司的信任,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