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底层逻辑: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 > 有成绩的加班才是加班

有成绩的加班才是加班




员工小宋每天发朋友圈向人晒他的加班照片,同时写上“加油、努力”之类的词语。有时他晚上11点了还在公司忙碌,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干出了多大的成绩,其实他和同事  8小时的工作量差不多。

我看不下去了,便批评他:“小宋,你天天晒加班,想干什么呢?”

小宋说:“老板,我这不是想让大家看看我有多努力么,特别鼓励一下同事,也给客户留个好印象,希望他们认可我。”

我说:“你的项目没谈好,没有业绩,还晒加班是会让我讨厌的,我是该给你加班费呢还是该装作没看见呢?还有客户,你负责的项目搞定了吗,客户打电话催我,说你已经严重耽误进度了。你让他看见这些加班的照片,他一定不会赞扬你,而是会嘲笑你无能,说那么点活你整天加班都干不出来,哪儿来的认可呢?”

小宋明白了,5分钟后就删了自己的朋友圈。但愿他是真的明白。

评估能力,需要综合判断

公司对一个人能力的评估是立体的,不是单靠某一项的分数,比如加班的时间,而是需要综合判断。例如,在你完成一个项目的时候,公司看的是你的工作效率,是对于时间的利用质量,而不是看你这一周加了多少班。

效果永远是第一位的,花费的时间则不重要。所以,在上司对员工的评价逻辑中,加班并不是一种加分项,相反当你在正常上班时间内完不成规定的任务时,加班还是减分项。

加班不是目的,出成绩才是目的

对于加班我们可以这样来形容:人们坐在办公室通宵达旦地加班时,究竟是否记得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当你深夜11点仍然忙于工作并自我感动时,有没有计算过自己从加班中获得了多少成绩?事实是,多数人的加班只是在弥补白天疏忽、偷懒的过失,而不是为了多干出点成果。

加班从来都不是目的,能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才是。所以永远不要无效加班,要提高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