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底层逻辑: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 > 强调利益比人情更有用

强调利益比人情更有用




公司的新项目签了合同准备启动,负责具体执行的小刘过来请示。

小刘:“方案我拟定好了,我想请兄弟部门的小胡和我一起做,他很有经验。”

我说:“那很好,你跟他商量了吗?”

小刘自信地说:“我和他关系向来不错,他一定答应的,我保证没问题!”

错,这恰恰是问题!

涉及重要的工作关系,小刘以人情作保,不管是否有用,早晚都会出事。冯仑说过一句话:“任何面子的后面都是人情,但人情的后面是权力和利益的运行规则。”这是搞好合作的基础。

我们在工作中交下的人情,是基于利益的到位;反之,是由于利益的冲突。不论是上下级还是同级,你要强调利益的一致,而不是人情的远近,才能让你走得更远。

要达成目标,就要多谈利益,少谈人情

作为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成功者俞敏洪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把徐小平请回来,好的私人关系不意味着能搞好工作的配合,他强调利益比人情更利于合作。

在一次采访中他说,自己刚创立新东方时招了一些家族成员进公司,比如他的姐夫、妻姐夫。他觉得都是自己的亲人,工作层面没那么多计较的东西,肥水也不流外人田。但他后来发现,在人情为基础的结构里,他只能通过关系来平衡权力和利益分配,不能下命令,不能训斥,说不得骂不得,到最后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是非圈、矛盾圈,非常不利于管理。管理上就变成了“看我面子听一听”的哄着干,而不是有“共同利益”的主动干。

仔细探究,你会发现工作中的人情也很简单,符合他的利益,你就是好朋友,违背他的利益,那你就是讨厌鬼。

不信?看看我们身边的职场关系,恐怕无一例外。

任何形式的合作,都源于三种驱动力

在一次由央视参与的节目访谈中,刘强东和下属聚餐,时任京东副总裁的杜爽坐在他旁边。

喝了点红酒后,她对老板说:“我意外怀孕有四个多月了,但是请放心,我不会耽误工作的。”

杜爽并不是普通员工,而是集团副总裁,是当年跟着刘强东创业的老员工之一,关系当然不一般。

但刘强东的反应出乎人们的预料:“怀孕了就得休息,公司在待遇上不会亏待你。另外你也要给兄弟们一些机会。”

你看,杜爽谈的是情感,刘强东说的却是利益。他以老板的身份强调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没有谁是不可或缺的,公司没你照样转,你有事回家歇着,但是重要的岗位不能给你留着。几个月后,杜爽选择了离职。

这个案例非常清楚地为我们揭示了人和人达成合作的三种驱动力。

第一,利益驱动  :当人们有某种需要,你能满足他们,便可以深入合作。这是利益型团队。

第二,信任驱动  :通过一系列的方式获得对方的深度信任,也利于合作。这是信任型团队。

第三,价值驱动  :我们和对方工作价值和情感价值的追求一致,有利于巩固长远合作。这是价值型团队。

在这三种驱动力中,利益驱动是后两者的基础。信任驱动和价值驱动也来源于人们之间利益的交集——不同的需求的交汇处所产生的力量,就是合作最强大的驱动力。

不论是小刘找小胡为项目帮忙,俞敏洪要管好企业,还是刘强东和杜爽的上下级关系,都脱离不了这个基础。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本末倒置,先谈信任,再谈利益,先论关系,再分蛋糕,这么做的结果往往都是不欢而散,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利益冲突,在关键的时刻跳出来破坏合作。当利益驱动力消失时,再坚固的人情也会变得一文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