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底层逻辑: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 > 抢单?可以有!

抢单?可以有!




我正在专心看文件,刘经理火冒三丈地进到办公室。

他是来告状:“老板,我有话直说,大家都是同事,胡经理把我签下来的那个新项目横刀夺走,您竟然也同意,我觉得特别不适合。要知道我和下属投入了那么大的精力才谈下来的,刚签字您就允许胡经理给我夺走。我谈下来的项目让别人干,这让我很委屈啊!”

我说:“刘经理,你的心情我理解,但我本来也要去找你说这个事呢,那个项目胡经理有些特殊资源,他能干得更顺利些,能节省不少成本,就是变相给公司提高了毛利。我初期确实准备交给你来做,如果我不吱声,你也就已经干起来了,但我敢肯定你做这个项目不如胡经理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他在这方面相对于你也更有经验,成功的可能性更高。所以为了公司的利益考虑,胡经理的抢单我是同意的。这样,等项目赚了钱,我让胡经理给你包个大红包,然后公司也给你一些奖励,好不好?”

刘经理思考了一下,觉得有道理,便没话说了。因为这是公司内部正常的竞争,是站在公司利益的角度所采取的行为。同时对刘经理来说,此事也有值得他学习的地方。他今后要想保住这样的项目,就必须让自己像胡经理那样也积累到足够的资源。

团队利益是第一位的,谁更优秀,团队的资源便倾向于支持谁。

没有竞争,团队就是一潭死水

我们每个人都有与他人竞争的心理,无论在社会上、情感中还是工作中,竞争无所不在。我们想击败敌人,也不想输给队友。如果你能在各种环境中利用好这种竞争心理,加强竞争意识,毫无疑问会产生非常良好的效果。就像我鼓励公司内部的抢单行为一样,这样能激发人的斗志,也促进团队的发展。

鼓励“抢单式”的竞争对团队是有积极影响的,主要表现为:

第一,内部竞争实现了团队成员的自我价值  。强者上,庸者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文化可以促使员工更加关心内部机遇,积极对待企业交给自己的任务,否则就可能被比自己表现更好的同事抢走机会。这样保证了人人有危机感,人人努力上进。

要知道,以前的有些国企之所以不死不活,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严重缺乏内部的竞争,干好干坏一个样,人们没有危机感,企业自然如同一潭死水。

第二,内部竞争促进了团队的交流  。竞争也是团结的催化剂,因为它可以增加员工、部门间的意见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配合,使人们更容易形成观点的统一,保持方向的一致性。通过竞争,团队成员的互相学习也随之增加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彼此了解对方的想法。

第三,内部竞争是团队创新的动力  。通过内部的竞争,暴露团队经营中的弱点,引起管理者与决策者的重视,从而使团队自主、积极地进行改革,打破僵化的旧制,追求创新,增加团队的创新力和活力。这样企业能发展,员工也能从中受益。

第四,内部竞争是团队纠错的机制  。如果不允许内部竞争,许多错误的行为就得不到纠正,错误的观念就可能一直延续下去。有内部竞争的存在,人们在与同事竞争的过程中便可以时刻警醒自己不要犯错,主动纠正问题,以免到手的机会被同事抢走,客观上减少了团队的犯错率,使企业拥有了自我净化的能力。

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用竞争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时常向下属强调一个观点:公司是鼓励内部竞争的,但必须建立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公平、公正地竞争,不能采取不合规、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手段。

竞争是好事,但不择手段的竞争也会毁掉团队。只有正大光明地“抢单”,在规则的指导下光明正大地公开竞争,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

利用内部竞争机制,可以培养我们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心理,强迫自己走出安全区、舒适区,积极参与公司的各种业务,抓住一切机会,来开发潜能,强化自己的能力。

一个擅长内部竞争的人,他在企业中的前途也是非常远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