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底层逻辑: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 > “会”的定义

“会”的定义




小晶除了做项目方案十分厉害,其他地方和领域的知识也时有涉及,但就不如做方案那么精通了,远远没达到“会”的程度。

“会”这个字是不可随便乱说的,你必须精通才行。

有一次我叫她到办公室,问她懂不懂3D设计,她说自己就学了一个月,不算太懂;问她懂不懂视频剪辑,她说自己是从网上找的教程看着玩的,会一点点;问她懂不懂计算机编程,她说是跟合租的朋友一起学的,只不过是平时她干活的时候就在旁边看一看,会一点皮毛。

我严肃地说:“既然这样,你把小李叫进来吧,黄总的项目我让小李负责,你不要再管了。我问的这几种能力,你平时都说自己‘会’,给公司造成了一个你很精通的印象,结果把黄总的项目分给了你。现在我告诉你,‘会’这个字不是简单说说的,你必须能承担起、能搞定才行,如果只懂一点皮毛,那不叫‘会’,甚至连入门都不是。”

公司招聘时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本职工作上达到“会”的水平,入门能力是基础,能力越强越好。

我们在写简历、推销自己时,总喜欢将自己的履历和技能写得丰富一些,这个也懂,那个也会,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好像写在上面的东西都十分擅长,是难得的全才,用来提高自己的身份。但事实上,多数人的简历至少有60%的内容充满了水分,是完全经不起推敲的。就像我的招聘筛选标准一样,我从不凭简历上的履历挑人,而是会对他们进行实际的能力测试。

说得再好听,也不如能做出一件实事。

工作中评价能力的标准是非常分明的,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容不得有半分侥幸。因此,对于自己“会”的东西,要勇敢地表现;对于自己“不会”的东西,也要毫不掩饰地承认,然后再根据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