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底层逻辑: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 > 请假的正确方法

请假的正确方法




小宋向来说话随意,不把公司的大小领导当回事。有一次他又“犯病”了,跑来请假却不做好准备,就像谁都欠他几天假似的。

我告诉他请假可以,但要从带薪年假里扣除,他表示不行:“我不想请带薪年假,带薪年假我要留着跟过节放假一起请,到时能多休息几天,多爽啊!”

我苦笑:“那你请的是事假?”

小宋的脑袋晃得像棒槌:“不不不,事假得扣钱啊。”

“哦,”我说,“那么,你想怎样?”

小宋还未意识到危险的临近,嬉皮笑脸地说:“老板,我这不是求您来了么,您能帮我想个办法吗?”

我大怒:“能,办法只有一个:离职,爱干吗就干吗去,也不用担心扣钱的事。老话说自作孽不可活,既想请假还怕扣钱,年假还省着不想用,有这种好办法麻烦你也替我想一个,我出一万元购买!现在你就两个选择,1.请事假;2.写辞职信!”

工作中难免需要请假,那么正确的请假逻辑是什么?

很多人感到郁闷的是,自己明明真的有事,却在请假时被上司批评,根本请不下来。反倒是那些没什么要紧事的人,常能顺利地请下假。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最大的问题,是你没考虑到上司的心理需求,很可能粗暴地采用了通知式请假的错误方法。

比如下面这些表达方式:

我有某某事,现在需要请假;

我有急事,麻烦您批一下;

我今天去不了,希望您理解;

……

不管事前通知还是事后补假,上述方式都属于通知式请假,听起来毫无商量的余地,让领导心理上很不痛快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工作制造了麻烦。这是最要不得的,上司都有一种权威心理,他们都希望得到员工的尊重和敬畏,而且上司做的决定要合乎公司的规定,不能对你个人搞特殊化。

错误的请假方式只会让上司觉得你不把他放在眼里,他会生气,进而否决你的请求。即便第一次他准了假,将来再想请第二次、第三次就难了。

正确的请假方法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事出有因,表述清楚  。确实有正当理由需要请假,并且要简洁直接地向上司阐述清楚请假的原因,不绕弯子,不抖包袱,坚决避免用虚假理由请假。

第二,合乎规定,请求批准  。请假的事项和时间范围应该符合公司的规定,不能要求特殊对待。在请假的方式上,也应用请求的方式批准而不是让上司听起来就像通知,坚决避免通知式的请假,更不要妄图既请了假还不损失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