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底层逻辑: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 > 鼓励下属有自己的想法

鼓励下属有自己的想法




在管理中我总是希望与下属建立思维层面的联系,从创造力方面鼓励他们。我讨厌上下级之间仅有发令和执行的关系,我也不希望公司的管理者满足于手握方向盘当个懒惰的司机。

真正好的管理,应当赋予员工思想,帮助他们主动积极地思考,激励他们自发的创造力  。这对管理、对公司、对他们个人都有莫大的好处。

比如在一次内部的招聘沟通会上,负责招聘的田经理曾经无比奇怪地问我:“老板,您亲自把关的面试,简历不看,学历不问,英文不考,业绩不查,就问两三个问题便录用了,不怕他们是水货吗?”我选人的标准如此简单,让他很不明白。

我说:“简历当然是重要的,但简历上的有些内容你是很难在第一时间考证的,有的人做过保洁员都能在简历上写得就像当过部门经理,学历高、英文好是能加分,但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有无数的混子,你能从简历上分辨出来吗?至于他们在前公司的业绩,他且一说,你且一听,我们想查到真实业绩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用人关键是做好三点:看他的自信心,看他对应聘职位的看法,看他对未来的规划。会想这三点并且有成熟观点的人,我们就愿意带,也能够带得出来。”

这三点看上去简单,实则是对员工能力、潜力的一次全方位的深度考核。

第一,有自信的人更有干劲  。人没有信心,就像汽车没有油,喇叭按得再响也跑不了多远。你没有信心,老板给你重要的工作你也不敢接手,生怕搞砸了。所以员工的信心很重要,信心也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底层要素,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

第二,能评价自己职位的人有反省精神  。在入职之前,就对自己正应聘的职位有成熟的看法,甚至是比较新颖的观点,这样的人才我是不会错过的。这说明他有很强的反省精神,能够跳到问题的外面审视和思考。想想看,当你向一个职位投递简历时,你对该公司的这个职位曾经有过多深的思考呢,还是说你只重点考虑了这个职位给你的上升空间、薪水涨幅、工作难度,从未思考过该职位对于公司的重要性和“可变革空间”?

第三,对未来有针对性规划的人创造力强  。思考力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针对性极强的规划力。这样的人不管干什么都有自己的想法,他有规划,然后有行动,来到公司后很快便能扎下根,不会轻易跳槽,是所有的公司都喜欢的员工,也是所有的管理者都会信赖的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