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 > 每天最重要的3件事 > 避免盲目为自己“减负”

避免盲目为自己“减负”

    曾有一段时间,教育部将“减负”二字作为中小学义务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号召全国的中小学校为孩子减轻课业负担,增加课外玩耍和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此举一出,引起了很多老师的反对,其中最具有争议性的一条意见便是:如何把“负担”和“努力”完全区分开?如果小孩子不喜欢的便是负担,那么九年义务教育岂不是都成了负担?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玩耍永远是天性,没有任何一个孩子甘愿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背单词、学习数学公式,然而这些必备的知识在他们不是孩子的时候都必须用到,不加以适当的强迫,孩子对学习就不会有太大的主动性。

    减负工作带来了一系列好的和坏的结果,绝大多数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都或多或少赶上了这次潮流。有一部分人,则为盲目的“减负”埋单。在若干次“减负”促成的教材修改工作之后,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的数学教材出现了很明显的断层,导致很多中学老师(尤其是高中老师)在讲到某个公式或者需要应用某个运算技巧的时候,才赫然发现,本来以为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学习过程里学会的东西,竟然还是一片空白。一些80后对此还应该有深刻的记忆,中小学期间减掉的“负担”,在高中和大学期间不得不真的成为负担,从头再来。一些教材难度偏低的地区,由于初、高中均不学习导数概念,当学生进入大学要学习高等数学的时候,发现导数是微积分课程不可绕过的基础,只好再去购买高中生用的练习册通过做题才能追上教学进度。

    此时,你会发现,如何定义“负担”这个词,才是一切减负的关键。

    在每天都进行的午后10分钟的人生大改造计划中,你一定会遇到一些时刻,发现现有的东西并不太适合自己,需要作出一些变更。除了上节内容提到的变更总体目标以外,你可能会想要变更一些细节,比如减重5公斤还是7公斤、背3000个还是4500个单词、骑行到西藏到底是从青藏公路还是从新藏公路进入等。又或者,在大改造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你发现你高估了自己的实力,预计的目标根本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时,你应该调整目标吗?你应该悄悄地把预定的改造目标额度改得小一点儿吗?

    答案是肯定的,应该修改,但是在修改之前,你需要先保证自己能够区别以下几种不同性质的事物。

    ·负担

    很难用一个精确的句子来界定什么是负担,这里所指的负担与字典里的负担有一定的差距。真正成为你生活中的负担的事情,是一种不得不去做、对你有害却又无法停止的事情。有人认为,照顾家里瘫痪在床的老人,就是一种负担。的确,赡养老人是不能逃避的义务,它占据了你大部分的休息时间,但是这件事对你来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害处。如果你认为占据了玩乐的时间也是害处的一种的话,那么,这个问题的讨论范畴已经从负担转移到了赡养义务上。在思考某件事是不是负担的时候,需要专注于3个要点: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做、是否在自我改造过程中产生了负面影响、是否暂时无法停止。

    如果你的运动天赋并不是很好,却因为种种原因报名了两个月以后的校运动会的跨栏项目,需要每天训练,为此受伤也失去了玩乐、复习的时间。此时,这个报名项目就是你的负担——首先,因为你已经承诺参赛并且报名,所以一定程度上,你非做不可;其次,它占用了你的时间并且给你的身体带来了伤害;第三,运动会还有两个月,因此这个项目暂时无法停止。只有这样的事情才是一种真正的负担。

    ·做不到的事

    你可能有很多做不到的事,这里所说的,是一种纵使你拼尽全力也无法做到的事,大多和你的身体、智力条件、生活、学习水平成相关状态,是一种客观上不能完成的事情,而不是“我觉得我可能做不到”。

    如果你非常喜欢芭蕾,并且决定学习芭蕾舞,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但是你的年龄可能已经大于25岁、35岁甚至45岁了,因此,对于你来说,一些高难度的芭蕾舞动作已经注定不可能完成(如抛接、跳转、超过三圈的旋转),纵使你跟每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一样每天早起拉伸韧带、找专业的老师做专业的训练,你也不可能做到芭蕾舞演员那样了。年龄、身体条件等,决定了你确实无法完成芭蕾舞的跳转等动作,但你仍然可以学习芭蕾舞,并且通过努力来完成难度较小的技巧动作。

    做不到的一些事,通常无关成败和自信,只是客观现实而已。

    ·假装成负担的事

    很多人都善于将一些事假装成负担,尤其是一些看起来做不到的事,并且很快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这本身就是负担。

    其实这样的习惯大多从学生时代就养成了。你也许会有这样的经历:总是做不出来的题目就随便放着了,因为“反正也不会”;总是考不到优秀的成绩也就算了,因为“反正我也不是天才”。但是在其他事情上,你可能是另外一个态度。比如一些技巧类游戏需要反复尝试和长期训练手眼的协调能力。最开始的时候,你也是做不到、玩不过关甚至不会玩的,但是你为什么没有以“反正我也不会”来放弃这款游戏呢?相反,你会兴致勃勃地开始尝试,并且很快地找到了游戏的技巧,甚至在几周之后变成了精通这款游戏的达人。

    这样的差异源自内心深处,你把一些事情假装成了负担,而实际上,它们和玩游戏一样,根本不具备“负担”的特质。

    ·不愿意做的、刻意逃避的事

    一些并没有到达“肥胖”地步的人,会因为小事而考虑减肥。比如喜欢的品牌出的新裙子穿不上、海滩上自己没有6块腹肌的身材被同事比下去了等。但是在健身或减肥过程开始没几天之后,他们就开始慢慢地退缩,办好的健身卡也想尽理由去退掉,计划被一张一张地从墙上撕下来,最终还是觉得,跑步不如躺着舒服。

    这些事,看上去像负担、像做不到的事,其实都是自己不愿意做或者刻意逃避的事。

    想让自己承认这点,其实有点困难,但是,这却是你必须过的关卡,你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逃避什么,才可以更好地避免犯错。

    有些压力,永远不可能化为动力

    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在比赛中长大的。

    从幼儿园的手绢花色开始,人和人之间就有了明显的区分。为了到底谁的手绢更好看而互相殴打起来的小朋友们,虽然不明白什么是攀比,但是已经知道了压力。对于他们来说,被其他小朋友说自己的手绢不好看,就是一种丧失自信的无形的压力。为了缓解压力,他们必须反击,通过语言、身体行动来打击对方,重新夺回自己的自信。

    慢慢地,当你长大并且懂得缓解和控制压力的时候,就到了学业竞赛阶段。中国的教育体系以考试成绩来判断学习结果,就像百米赛跑最后以时间区分高下一样。得出成绩的一瞬间,竞赛结束,压力到来。这时候,你感受到的压力不仅仅是在成绩单上和别人的差距,还有自己和自己的差距。双重压力之下的情绪更难控制,此时,压力将学生分为了两种:一种被称作“好”学生;另一种则是“一般”的学生。

    其实,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他们和好学生的差距并不在客观物质、身体条件上,而是对于压力的处理。通常情况下,成绩始终处在前几名的学生都相对比较“淡定”,而考试成绩不稳定的学生则会始终在紧张和纠结中学习,从而造成成绩更加不稳定,情绪更加紧张。

    直至高考,学生的压力到达巅峰。此时,同学之间的比赛、自身期望值的实现程度、父母的希望和单纯的学业知识的接受过程,都成了压力的来源。很多学生在高三突然出现“大崩溃”的终极原因,就是无法处理好多种压力,使得压力和情绪交杂在一起互相反作用,最终形成了死循环。高考考场上晕倒的学生、面对试卷就大脑一片空白的学生和考后自觉成绩不理想就考虑轻生的学生,都是被压力击垮的。

    几乎每一个人都尝试过“化解压力”或者“变压力为动力”,但是,有几个人成功了?那些压力真的在你做出一些举动(如深呼吸、冥想、笑一笑)之后就消失了吗?为什么永远会感受到压力?是不是说,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压力,那么就算正在进行午后10分钟的人生大改造,也是完全做无用功呢?

    首先,你要理解一个观点:有一些压力,是永远无法化成动力、无法消解、无法忽视的。

    不要着急感到绝望。

    著名的“小白鼠与奶酪”试验证明了一切。你可能已经听过、看过无数遍:一对同胎小白鼠放在两个培育箱里分开饲养,一只是在温柔触摸、奶酪喂食的安静平和环境下长大的;另一只则不停地受到外界骚扰,在熟睡的时候被叫醒、被夺走食物、被突然放进很多大老鼠的新房间、被强行改换了房间布置等。当两只小白鼠发育成熟之后,将它们放进同一个有很多小白鼠的笼子里,它们最开始都吓坏了,但是经常受到骚扰的那只决定主动出击,向其他老鼠问好、交换气味,而一直被温柔对待的小白鼠则始终蜷缩在角落,适应得非常缓慢。

    是压力让你活下去。也是压力,让你做出了成绩。是因为有一些压力转化成了动力,才把你往前推了一步,更是因为有一些永远无法化成动力的压力,让你的头顶永远悬着利剑,保持清醒和谨慎。

    清闲固然让你感到舒适,但是长久的清闲,会让你对压力更加敏感,一旦受到一点压力就觉得非常痛苦。同时,清闲和无竞赛的生活状态可以轻易使人放弃所有的目标,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如果你满足于2000元的月薪并且周围的人都只有1800元的时候,你自然觉得非常舒适,但也注定你永远只能赚到2000元月薪了;如果你跳槽到一个2000元月薪,但是部门经理有20000元月薪的地方,事情就会大大改变,绝大多数人都会期待、并且努力做到部门经理的位置上去,因为他们看到了提升空间,感受到了来自金钱的压力,并主动开始竞赛。

    正视压力是非常必要的自我改造工作。当你的脑袋里还有类似“天哪,压力好大,受不了了”或“压力让我觉得非常疲惫”的想法时,你应该感到非常愉快,这是一件大好事,证明你在漫长竞赛的人生里和自己相处得很好,并且没有变成那只在平和的环境中吃着奶酪长大的小白鼠。能体会到压力,就证明你还有希望处理好压力。

    当然,有一些压力是无法消除的。

    比如,女孩子都喜欢自己的腿比较长,但是由于亚洲人身形和遗传的影响,绝大多数中国女孩的腿都没有欧美人那么长,甚至,有一些女孩子的腿非常短,上下身比例不好看。短腿的女生大多在买裤子时为难过,腰围足够,裤子就太长了;长度足够,腰围就太大了,永远没有合适的时候。

    这就是一种无法变成动力的压力,除非整骨,否则腿短的女生一辈子都会保持这个身材比例,纵使你再努力改变肌肉,也无法改变基因给你的身体结构,只能被人嘲笑“小短腿”吗?只能每次试裤子都被店员默默白眼吗?或者说,就算被人嘲笑,被店员白眼,你感到伤心沮丧,那么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没有。

    这些无法化成动力的压力,需要靠自我说服来解决。

    回想一下你从幼儿园攀比手绢到现在攀比成绩和工作的人生,正视一个现实,你正处于并将永远处于一个竞赛的社会和人生里,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压力将伴随你的一生,随时随地、时大时小地压在你的头顶,你只有两个选择,学会对付它,或者被它碾压得屁滚尿流。

    午后10分钟的人生大改造只能帮你接近目标,但无法帮你解决压力。相反,整个改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促使你前进、接近目标。既然你有信心开始自我改造,那么,在压力到来的时候,你需要判断一下,这个压力是否可以化解。

    如果能,那么立刻化解它,不要让压力有机会变成真正的负担。

    如果不能,那么立刻体会它、分析它,看到它给你带来的正面改变。学会和自己谈心,和压力友好地相处。

    不用试图把所有的压力都消除。人人都喜欢平和的环境和美味的奶酪,但你总要走出培育室的,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