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麦肯锡工作法 > 直面“真正的问题”

直面“真正的问题”

    现在我要讲一个寓言故事。很久之前,一群盲人在一片森林里遇到了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某个庞然大物。这个家伙把路堵住了,阻挡了他们继续前进。这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他们首先要搞清楚这个东西是什么,然后再把它挪开,以便恢复道路通畅。

    一个人说,这个东西这么粗,一定是一棵大树。还有一个人说,这个东西表皮这么粗糙,肯定是条大蟒蛇。另一个则坚持认为,这是一张网。

    认为这是大树的人,为了砍掉大树,可能会叫来伐木工人;认为这是大蛇的人会把捕蛇人喊来;而认为这是一张大网的人,会叫更多的人来帮忙。但实际上,这东西是一头大象。

    这个寓言故事中实际包含着作为一个专家必须时刻警惕的问题。

    如果每个人只接触到了一件事物的一部分,就下结论说这一定是某个东西,这样不但无法清除障碍,更有可能对事物的真相产生误解,从而面临被“大象”踩踏的险境。

    这个故事对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怎样处理遇到的问题十分有启发。

    对于摆在眼前的问题,我们总是想尽快解决,这就导致我们只关注到问题的表象。

    假如我们能够转换角度去看待问题,脱离表象的窠臼,就能找到背后隐藏的真正问题。

    有一家工厂的一条生产线附近有一段台阶,工作人员经过这里时常常跌倒,这就成了一个大麻烦。

    如果工作人员跌倒的时候手里正拿着零件,不但可能会把辛苦生产出来的产品摔坏,更可能造成工作人员身体受伤的严重后果。

    工厂的负责人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在台阶上贴上醒目的“谨防摔倒”的警示语,还铺设了防滑带,但是都无法阻止跌倒事故的一再发生。因为在生产线上工作的员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经过那段台阶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小跑。

    可能这就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了。

    想到这一点,我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我们究竟该做些什么改变?”这个环节要回归到解决问题的技巧的本质。

    为什么工作人员会小跑?是为了把零件尽快送到下一个生产流程。既然是这样,就应该对生产线本身做出调整,缩短零件传递的距离,让工作人员不必经过这段台阶就能完成工作。

    当我提出这个解决方案后,车间负责人对我的结论表示认可。

    很多时候,表面看上去存在的问题其实并非真正的问题所在。

    还有一点尤其需要注意,就是在面对问题时,自己一定要有判断力。

    就算对方说明了哪里存在问题,你在倾听的时候也别忘了质疑和思考一下,真正的问题是否真的在这里。

    大家务必要记住的是:解决问题十分必要,但是也要具有对真正的问题的把握能力。

    如果全身心地投入某个问题,但是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也许就应该暂时把问题放下,问问自己,是不是我没有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

    现在,我们已经对麦肯锡解决问题的技巧和必备的专业素质有所领略了。

    “单人麦肯锡”

    比较一下麦肯锡团队和日本公司团队,会发现日本的合作团队是以部或科等为单位共同协作的一组成员,而麦肯锡团队则根据项目指派数名成员组成临时的团队。

    对麦肯锡这种团队的组成形式,人们或许会有些担忧,临时组成的团队成员之间可能互相并不了解,包括彼此的性格、脾气、秉性等。实际上在当下的时代,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都需要经过锻炼成为一种工作技能。

    适应环境,就要锻炼忍耐孤独的意志。在没有任何人对你下达指令时,也要自觉地做到。这听起来有点像开玩笑,但事实就是这样。遭遇困境或难题,要自己尽力寻找解决的方法,要自己对问题提出假设和判断,推导出正确的答案,如同“单人麦肯锡”那样,独立完成任务。

    图朗瓦是法国17世纪的著名将领,每次打仗他都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以身先士卒闻名。当有人问及此事时,他是这样回答的:“我的行动看上去像一个勇敢的人,然而自始至终我却害怕极了。我没有向胆怯屈服,而是对身体说:‘老伙计,你虽然在颤抖,可得往前走啊!’”就这样,他勇敢地冲上前去。

    事实证明,相信自己有意志有能力去完成一项任务,这样的暗示有助于自己成为一个意志坚定的人。让自己的精神力量强大起来,那么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会敢于知难而进。在商场上,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顾主,也都敢于应对,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人际关注固然重要,但绝不是工作的重心。在组织内部发生人员变化时,你的工作状态如果因此受到负面影响,势必使工作遭受损失,还是应当充满自信地坚持自己的工作,不为形势所左右。

    但这样讲并不是要大家都去孤军作战。麦肯锡之所以重视每个人的作用,最大化地发挥个人的作用,这是有目的的,就是想要向顾主提供前所未有的、有影响力的价值。麦肯锡的所有工作都与此相关,都围绕着这个目的展开。这种思考方式,也适用于工作环境或组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