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麦肯锡工作法 > 注意内外兼修

注意内外兼修

    注意内外兼修,不要只重内在,外表也同样重要。这不是让大家过分地注重自己的外表,意思是说,要善于将自己的内在特质更好地表现出来。

    人们对麦肯锡的整体印象通常来说是干练、活力满满。为什么会有这种印象?我认为这些就是内在特质表现出来的结果。当然,你看到麦肯锡的员工,他们外表显得比较讲究,随身携带品和身上的装饰也是如此,但并不是每一位外表装饰得特别讲究的人都像是麦肯锡的员工吧。我想真正的原因不是因为外表的讲究,而在于自己内在的东西,比如思考方式、对生活的感悟、为人处世的观念……这些东西都在追求一个比较高的层次,所有这些与外表的讲究产生共鸣,你在装扮自己的时候就具备了这样的眼光,外表也就显得很讲究。换个说法,充实的内在才能体现在外表上。

    如果一个人外表看起来萎靡不振,或者让人不敢也不想靠近,其实这或许是由他本人对周围的消极态度或是内在缺乏坚定的能量导致的。处在这种状态之中的人,就算把特别容易解决的事情交给他们也会变得困难。

    综上所述,外表非常重要,外表状态好代表整个人状态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人的清晰思路。

    积累自己的内在能量有什么方法呢?确实,大多数时候凭着个人力量很难做到让自己的内在能量扩大。其实这并不难,保持生活规律、锻炼身体、注意饮食习惯等等,都可以补充自己的内在能量,这些生活琐事能够让我们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思路也会随之清晰起来。

    此外,如果想让自己的思维更清晰,可以抽出时间让自己脱离琐碎繁忙的工作,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拥抱过大自然后,那些困扰你的、让你手足无措的问题也会变得简单起来。当能量满满的时候,就放手工作吧,自己的存在感会如同离弦之箭一般迅速散发。

    如果通过努力和不断尝试,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那么还是因为自己内在能量不够充足。当你下定决心解决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是否具备足够的能量。能量充足会带来清晰的思路,外表也会显得自信满满,也会让你有独特的魅力。

    “1:3”读书法则

    人类进入现代,信息的传递日益发达,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信息的搜集比之过去可谓瞬息万变。信息之间没有差别,但人们对信息的看法、信息给人们的启示、人们从信息中吸取的东西等等却存在着差别。人们通过信息了解到对自己有价值的内容,从而构建自己的见解和理念。

    这样看来,对信息的吸收就不是盲目的,而是要经过筛选和思考,要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过程。因此,通过读书或其他途径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思考,思考的时间要多于阅读的时间,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麦肯锡咨询公司日本分公司的前任社长大前研一先生这样讲读书的方法:“读书之后,要花三倍的时间来思考。”这样算来,假如你用两个小时读完一本书,接下来就要用六个小时的时间对这本书进行思考,这样才能从中受益。

    其实,我们许多人都有边读边思考的习惯,读上若干页,就会稍稍停下来,思考一下,在脑海里过电影一样把刚刚读过的内容重现一遍,但一般所花费的时间很有限,读书可能花上几个小时,思考的时间很少,因此脑子里没留下什么东西。如果按照“1:3”的法则,就要舍得在思考上下工夫。

    这样看来,有目的、有意识地读书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当然,如果我们阅读的目的仅限于材料的搜集,那么可以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但如果要锻炼解决“无固定答案的问题”这种能力的话,还是要有意识地运用“1:3”的法则,花上三倍的时间来思考。

    对于“1:3”法则的实践,关键是要将所阅读的每一章的要旨写出来。这样一来整本书就能浓缩成很短的内容概述。还有就是要将要旨按逻辑构成分列出来,对主要内容做摘要,最后总结出自己的体会。

    营造自我提升环境

    对于商务人士来说,随身携带的物品“高大上”的程度也同时彰显着自己的存在感。

    就像笔记本,也许大家会很有兴趣想知道麦肯锡员工用什么样的笔记本,其实他们大多数使用的笔记本非常普通。他们比较关注的是钢笔的质感程度,而很少有人在意笔记本的质感。这里面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笔记本的外观样式、笔记的方式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让自己逼近疑问的核心。相比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借助工具,倒不如自己主动吸收工具中的信息,在自己大脑中构建“数据库”,这正是麦肯锡的做法。所以,尽管留在笔记本上的信息都是自己需要的,但是“留下来”不是目的,记录下来并加以消化吸收才是目的。

    你一边做笔记一边思考才可以将你获得的信息整理完备。另外,如果你边听对方讲话边做笔记,不妨试试将事实和意见分成两段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将自己的疑惑随时记录下来,那么笔记本的用处也不仅限于记录,而成了自己思考的工具。

    前段时间有个词迅速深入人心,即“选择障碍”,其实大家应该意识到,那些没有用的信息,自己其实根本不想拥有它们。在麦肯锡这种咨询公司工作,资料和信息的增长速度是飞快的。像那些缺一不可且将来也不可或缺的信息或者工具毕竟不占大多数,而且,既然现在的大环境是“云”环境,就算自己没及时储存,也可以通过“云”轻易获取。不论是随身携带的工具还是掌握的信息,都要尽量简洁明确,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自己思维清晰。这些随身携带之物以及信息过量的话,就容易被无用之物拖累,“选择障碍”爆发,思维也就会变得混乱。

    一个人接受和考虑的东西太多,思维就会复杂,这个很好理解。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带着太多的累赘之物行动也会不方便。你会需要这个、你会需要那个,你可能不需要这个、可能不需要那个……犹豫不决会降低自己的判断力。所以,尽量精简自己的物品和信息。另外,希望大家随身携带高质量的物品,同时接受优质信息,总而言之,要尽量为自己营造一个更有利于发展的环境。

    档次比较高而且能激发正面能量的物品本身就拥有别的物品所不具有的经过打造后的优越感和存在感。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尽可能地在优质物品中吸收优质能量,让自己变得更优质。这并不是要让大家追求奢华,而是建议大家平时有意识地多接触一些能激发自己正面能量、能让自己能量满满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