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

    当今之世,教科书式的演讲技巧正在逐渐消亡。你说啊说,也许说得很漂亮,人们不一定买账,却往往被你分享的信念触动。因为这有关我们内心的真实,和我们对观众的在意程度。

    觉醒的演讲者非常清楚,具体而言,他们想给观众带去什么,心里的也好,思想上的也好……这些人主张改变规则,相信由心而发必能成事,而无须理会打分表,抑或头脑中怯弱的声音。为了与观众一起成长,他们把焦点从自身转开,投向那些愿意花费宝贵时间前来学习的人。

    那么,实际效果呢?演讲者及其意志退到合理的位置,真诚高声登场,清晰在耳,有些人有切身体会,从此锐意进取;壁垒崩塌,意义传递给每一个人,包括演讲者自己。

    下次演讲,要用发动革命的紧迫感代替那些花招。

    试试这样问自己:

    ·我演讲时关注的是自己、观众还是打分表?

    ·散发数据,抑或与观众一道转变?

    171.了解那“可见”回报的点

    设想一个所有的目标都能实现的世界。再想象一下“其中”的经济制度。它和我们这个世界有点出入,对吗?目标的战场上尸横遍野,或许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达成所愿。

    目的太多,顺遂太少。

    目标与梦想难以实现,原因之一在于那个关键点尚未到来。在这个点上,你能清楚地看到所有努力都会有实际的回报,又或在这个点上,回头毫无意义。人们往往激情满腹地设置目标,却总在光明前景的迹象姗姗来迟的时候偃旗息鼓,丧失斗志。老想着“看不到回报”,于是鼠目寸光,松懈怠惰,担子一撂随它去,就这样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失败。

    而目标毫发无损,因为它没有感情——疯狂吧。

    放弃目标,付出代价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信心受挫,损兵折将,情绪和名誉一落千丈,目标则如如不动,在一旁说:“喂,哥们儿,我还在这儿呢,来个回马枪啊!我会把你领回来,咱们重新上路。”

    目标帮助我们,而不是打击我们。目标督促我们前行,而不是阻挠我们。目标给予我们成就感,而不是无望。

    然而,我们需要坚忍不拔才能到达那个“回报可见”的点。只有持之以恒、全神贯注,才能让回报在所有地方涌现,并囊括到我们的灵魂中。行文至此,读者也许会问,那么底线在哪儿呢?为了发现价值,舒适和便利必须让路,直到回报已经到达那个关键点。否则,还有什么意义呢?

    踏上通向那“可见”回报点的征程。

    试试这样问自己:

    ·花五分钟列出未完成目标吗?

    ·再坚持坚持,我的某个目标的回报点是否还有一步之遥?

    172.你会“输掉”一场嘴仗,只是因为你不从中汲取教训

    如果我们愿意审视自己的错误的话,吵架会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我刚结婚那会儿,一旦和妻子发生争执,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把指责撇得一干二净,还为此沾沾自喜。但我赢得的不过是空无、吵闹和不满。要不得的是,我总避免犯错,却不知我守住的是我的傲慢、自封正直和骄傲,因为我只想正确——我也确实是。绝对正确,即对安心麻木不仁,对学习麻木不仁,对拥有更加美好和稳定的关系麻木不仁。

    这样愚蠢了一年或更久,我决意用更好的办法处理日常争端。我想了想,制定出一套新的指导规则:每当跟妻子发生龃龉,我该本能地首先反思,检视自己在这次冲突中的责任。谁能料到,这又成了我的一个过失。即使发觉争执的最初征兆,我也只能走到这一步。所以,我不可避免地发现,我这个人身上的某些东西、我的行动、我的沟通能力,或我的缺少行动,即便不是直接引发,也助长了争端。假如我坦白自己脱不开干系,无论干系大小,都将在瞬间带来缓和局面的希望、信任以及功效。任何别的处理方法通常要旷日持久才能起作用,那全是因为我用了好几分钟时间在盘算自己的责任。

    考虑考虑你在这事那事上起的作用。

    试试这样问自己:

    ·争端突起时,我通常的反应是什么?

    ·当我开始试着更好地评价对方的时候,争端会变成什么样子?

    173.正是坚持,使一切像今天的样子

    坚持和才智。若无坚持,才智就将“不智”。

    随便问哪个卓有建树的人成功的秘诀何在,你准定不会听到人家说:“呃,我开了个头,然后停下,然后等待,然后蜻蜓点水弄两下,然后改弦更张重新来过,循环往复,屡试不爽。”你听到的多半会是这样的:“我也不太清楚,我只是持续不断地专注于任务,从不分心,然后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同道中人频频出现。就这么简单。”

    的确如此。大部分人都认为那些成功人士天赋异禀。“才智出众”“交游广阔”“思想引领群伦”“魅力非凡”等等,这些词经常用来描述他们。当然,有些没准是对的,但是如果没有坚持和任性贯穿其中,这些特质毫无意义。任何成就都以坚持不懈为第一要素,别的都没那么重要。坚持到底的意义不言自明,没有这种精神,什么都干不成。即使目标不甚明确,那为之奋斗的过程也不仅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清晰,还将我们带往真正的生活。“恒久动力”驱使我们跟上日程,在行进中逐渐构筑自己的个性、信心和各种好品质。从另一面来说,如果目标对头,坚持必使成绩斐然,同时你也能收获上述那些优良品性。

    想都别想放弃。

    试试这样问自己:

    ·一心多用、停停走走是如何影响我的目标的?

    ·什么时候把不可动摇的决心转化成坚持才有意义?

    174.切莫成为时间白痴

    管理时间,这本身不就是个时间问题吗?时间永远供不应求。小时候,总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写作业;长大后,总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收拾房子、教我们的孩子写作业、干自己的活儿或者其他要做的事情。就算退休了,人们也说比工作时还忙。大家都这样看待时间:永远不够让我们完成必须或者想要做的事情。这就是时间的本相。

    生活中最大的机遇永远不是如何看待时间,而是我们能从赐给我们的时间中淬炼出什么。就像从橘子中挤出果汁,如果我们高瞻远瞩,锐意进取,我们就会拥有从每分钟、每小时、每天获得更多东西的能力。不管你是要抽出时间来提高职业知识,还是想多陪陪家人、塑形、减肥、写书、培养爱好或者别的什么,除非养成高效的时间规划习惯,否则时间总会不够用。节流时间确实是挑战时间本相的唯一路径,而且,理论上这样可以让时间走得慢些,使你能在生活中抓获你想要的。

    说到方法,很简单,就是借助本子、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日历,开始培养难以企及的规划时间的习惯。这部分容易上手,真正的秘诀在于严苛地照你所制订的日程表办事,仿佛你的人生就靠这了,然后将阶段目标达成带来的成就感汇入长期任务所需的动力中。

    安排日程,执行,然后拭目以待。

    试试这样问自己:

    ·我有一套有效的时间规划工具吗?

    ·我想着手做什么?什么事需要投入更多时间?

    175.每次会议或活动之前,保持一颗为他人服务的心,你就不再精神紧张

    平复神经紧张的一个有效办法是拥有为他人服务的热情。

    既然来到世上有一阵子了,你或许已知道神经那不可预测的天性,并且可能很积极地试过控制或清除生活中这些不加修饰的紧迫感。重要的会议或活动把我们的神经引向“高亢”,掳走所有的内在平静、喜悦和此次经历的收获。活动越重要,我们的紧张感越明显。有时候,紧张就那么“写在脸上”,以至于有可能毁掉整个结果——它确实可以,只是取决于我们把焦点放在哪里。

    快速分析一下这些紧张情绪,你就会发现它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总也绕不开那些自我命题——会做错什么,会漏掉什么,或者会得不到什么。一旦我们把关注点转向他人,并为其服务,绷得最紧的神经几乎都会奇迹般地变得可控——如果没有一下就消失的话。事实上,无我的心理模式催生平和的情绪与信心,这会使每个重大活动都像一次全垒打一样有成就感。服务意识和紧张感很少会同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