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高效迭代:高手的自我进化方法论 > 三、任务分析,合理规划

三、任务分析,合理规划

    时间管理的真正精髓其实不在于规划和管理时间,而在于对不同的任务与活动进行分类与规划。

    如表4-5所示,我们可以对自己从事不同活动的时间进行分类[*]:

    [ ]* 核心观点援引自知乎用户“朝露”。

    表4-5 时间的类型划分

    ●消费性时间:换取生活所需的时间。

    ●投资性时间:投资那些能给我们带来长远价值的活动的时间。

    ●损耗性时间:花费在意义不大却又不得不去做的活动的时间。

    ●享乐性时间:从事给我们带来即时身心愉悦的活动的时间。

    我们再把一些具体的事项填充进去就更直观了,如表4-6所示:

    表4-6 不同类型时间范例

    这样一来,时间管理就变成了任务分析与待办事项管理。而时间管理的奥秘,其实就在于时间的分配。

    我们把时间投入不同的象限里,就会有不同的收益。

    ●投入消费性时间:意味着我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应对外界的琐事,会有很多忙不完的工作做不完的事,当然,我们会得到相应的补偿和报酬。

    ●投入损耗性时间:意味着我们在做一些没有价值的事情,比如上下班交通、约会等人的时间,短期和长期收益都无法获得,但似乎也没法彻底回避。

    ●投入享乐性时间:能够获得即时的瞬间收益,但过度享受会让我们沉沦于此,甚至上瘾,变得越发懒散堕落,而且会让我们未来的时间慢慢贬值。

    ●投入投资性时间:能够给我们带来长期的收益和价值,让未来的时间增值,但是回报周期较长,当前很可能没法立即见效,而且往往需要耗费很多脑力。

    四种时间是一种组合,我们可以以一天16小时计算(除了8小时睡眠)计算自己分配在这些时间上的比例。

    如图4-5所示,大多数人在消费性时间上就占据了一半多,享乐性时间又占据了四分之一,还有15%的时间则被各种事情损耗了,真正帮助自己未来增值的投资性时间估计最多只有5%。

    图4-5 大多数人的时间分配比例

    这也是很多人“数十年如一日”,辛劳一生还处在社会底层,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他们往往都不注重投资性时间,只注重消费性时间和享受性时间,只做眼前重要和紧急的事。

    凡事有因必有果,一个人现在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有怎样的生活或状态,是由他过去时间里的活动与决策所造成的。反之,一个人现在从事什么样的活动又会决定将来他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以及有怎样的生活和状态。

    如果我们能达到下面这个图的分配方式或者更好,也就是说,每天投入25%的投资性时间(约4小时)以上,我们未来的时间就可以得到增值。

    图4-6 自我投资型人才的时间分配比例

    如图4-6所示,我们稍微控制一下消费性时间和损耗性时间,比一般人分别降低5个百分点。同时,在人生早期大幅增加投资性时间占比,力图达到25%或更多,享乐性时间降低10个百分点。那么,随着未来我们时间的不断增值,我们只需要花费少部分的“消费性时间”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这样,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投入“投资性时间”和“享乐性时间”,最终就会慢慢进入时间管理的良性循环。

    这才是时间管理的真正秘诀!

    勇往直前

    水至清则无鱼,人自荐则无敌——主动结识关键人物,根据对方需求展示自身长处

    好的位置或机会是人人都想要的,竞争必然是相当激烈的。

    我们从小到大,中考、高考、找工作……一路走来,哪一次没有面对激烈的竞争?空口无凭,用数据来证明,近年来全国重点大学在各省的录取率,如表4-7所示:

    表4-7 2017年各省重点大学录取率(部分)

    好不容易高考完了,几年之后就业压力又来了。

    图4-7 2004—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

    大学生每年都在增长,就业率虽然居高不下,但就业率不等于就业质量,现在找工作相对简单,找好工作却没那么简单。

    毕业后进入职场,又有了新的变化:学校有统一考试和评判标准,踏踏实实学习考试拿高分就行,成绩好老师就会喜欢,可职场未必,黄牛和技术骨干是很难飞黄腾达的!

    求职的时候虽然有笔试,可不是每个公司都有或者笔试内容都一样吧。职场晋升的时候虽然也有相应的指标,可这个指标的操作弹性相当大。也就是说,出了校园之后,人的因素变得相对重要了,尤其是一些关键人物,获得这些人的青睐与支持,有助于你更好地脱颖而出或发展!

    因此,自荐能力变得非常重要。

    具体来说,要把握三点。

    一、有自荐的意识和行动

    倘若你“会自荐”,有这个意识和行动,你就先人一步了。和同等条件的人相比,你的机会大大增加。因为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在被动中等待,在迷茫中徘徊,却没想着踏出第一步。

    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害怕丢脸,到最后害怕去尝试和突破,以致陷入死循环……

    可是你有什么好怕的呢?你什么都没有,失败了又能怎样,被拒绝又有什么丢脸的呢?

    没有这个意识,自我设限,不敢踏出第一步,那就真的是任谁也没有办法了。

    二、找到对的人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对的人呢?

    对你想做的事、实现的目标能起作用的人。

    什么样的人能发挥作用呢?

    有两类:决策者与信息中介。

    决策者就是对某件事进行决策的人。比如,求职时的HR和直接主管,晋升时的直接领导和最终决策领导。

    能直接接触到决策者,肯定是最好的了。不行的话就只能从他身边的人找起了。

    如图4-8所示:

    图4-8 六度人脉网络图

    如果有众多的关联人,从何入手呢?

    如图4-8所示,假设你是A,你的目标对象是B,怎么办最有效?

    逆向思考:从对决策者影响最大的人开始,假设为D,再思考对D影响最大、最容易接近的人,假设为C,以此类推,直到找到一个你最接近、最能影响的人为止。这个链条越短越好,但必须保证不掉链,否则可能脱钩或无效。

    问题又来了,现实中并没有谁给你画出这么一张人际关系网络图,你不知道这些需要找的人具体是哪个。

    所以,该有的弱关系还是要有,该进的圈子还是得进……别等到用时方恨少,一些居于网络中心的人你能建立联系的话最好建立联系。

    那意思是让你天天去混圈子,交换名片?

    当然不是!

    交易双方一定是价值基本对等的,你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别人自然不愿意带你进圈子,所以还是要自我提升,但也千万不要厌恶或抵制这类的人际交往。

    年龄越大,越到职业发展的后期,关系所发挥的作用相应也越大。不过,几乎在任何时间段,能力和关系都会同时起作用,任何一方都不会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