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聚焦:高压环境下精准决策的行动指南 > 确保你热爱你正在做的事

确保你热爱你正在做的事

    作为商业原则,这个指令听上去可能有点儿奇怪,但它很重要。我在第一章说过,聚焦来自一种对你所做之事的近似痴迷的热忱和奉献。当你决定你将聚焦于什么时,你最好确保那是你热爱的事情。因为若非如此,你就无法做好它。你会感到厌烦,你会分心,这些干扰因素很容易招致失败,而且当你面临严峻的挑战——那些真正高难度的挑战,那些有可能将你彻底击败的挑战——的时候,你一定会选择退却并仓皇逃走。

    为了经营好你的事业,你得掌握与其有关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和资料,你得成为自己这一行的专家。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只有一种途径,就是确保你所做的事是你真正热爱和愿意去做的事。我热爱写作,热爱市场营销,我喜欢参与构思、开发、制作和媒体推广这些具体的业务。因为我对这一行的所有一切都充满热情,因此我一点儿都不觉得工作繁重或辛苦。是的,这是工作……但我热爱工作!

    而与此同时,这也的确是一份辛苦的工作。说老实话,如果我不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它、爱它,那我一定早就筋疲力尽了。我见过很多商人都犯了这样一个错误:辛苦工作,努力付出,却做着他们并不全心全意喜欢的事情。

    在学校里,我的朋友约翰,就是那个做装甲车生意的企业家,只是一个平庸的学生。他一点儿都不喜欢学习科学知识,这很容易就能从他听课时的表现看出来。但自从他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他就变成了一个求知若渴的学徒。一切和他的工作有关的东西,他都会认真地学习并迅速地掌握。据他的父亲麦克回忆,有一个圣诞节的早上,约翰坐在一张沙发上,他的面前摊着好几本足有3英尺[2]厚的联邦法规,他正沉浸在法律知识的海洋中,而他的几个女儿则在一旁拆着她们的圣诞礼物。

    几年前,我们聘请了一家代理机构,开始在脸书上推出一些付费广告。这家机构的确属于业内首选,而且这些人显然清楚地知道他们在做什么。理论上,我只需要签支票就行了,我并不需要知道他们具体怎么做。不是吗?否则我们为什么要聘请他们?

    不,不是这样的。我去了他们的办公室,和他们一起工作了半天。他们向我展示了他们在脸书上做了些什么,以及具体应该如何操作。我没法马上参照着做,但至少我理解了整个操作过程,并能据此更好地进行管理。而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件事让我着迷,不仅仅因为我必须了解它,而且因为我想要了解它。

    一年之后,我聘请了一个高手加入我们的公司,全权负责这项工作。我们不再需要付钱给代理公司做这件事了,我们选择把钱付给自己人,让我们自己的人来推进社交媒体的宣传工作。如果我没有花费那些时间来学习、详尽地了解整个工作流程,那么我们就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件事。记住,你无法管理你完全不懂的东西。

    还记得我在第一章提到的那个做平面设计生意的朋友吗?我现在知道为何她会不断地被其他的商业机会分心了——她并没有真正爱上自己的平面设计事业。对她来说,那就像是一个负担,就像戴在她脖子上的枷锁,在这样的前提下她不可能取得成功。

    我热爱我现在的事业。因此对我来说,为了开拓业务,一个月读上十几本、几十本书根本不是问题。你也许听过这句话:“如果你热爱你所做的事,那你做起这些事来就不会像是在工作。”说实话,这不是真的。工作就是工作,它需要我们付出努力,而且有时会令人备受折磨。所以,是的,就算是做你自己热爱的事,你仍然会觉得自己是在工作。但是,你并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干苦力,而是会感到兴奋、愉快。这是工作没错,但做这样的工作让你感觉好极了。也正因如此,你会自然而然地想要继续深入学习,了解与这项工作、这份事业有关的你希望了解的一切。

    这是好事——因为这正是让你的公司经营下去并发展壮大的唯一方法。

    [1] 1英亩≈4046.86平方米。——编者注

    [2] 1英尺≈30.48厘米。——编者注

    人物故事

    贝奇·摩根

    赫芬顿邮报首席执行官、烈焰网董事长

    在商界,全方位态势感知指的是灵活性与对革新和变化的适应能力。而说到在动荡的环境中生存,恐怕没有人比贝奇·摩根的经验更丰富。

    如果你见过12岁时的贝奇,并问她:“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她一定会说:“美国总统。”这并非因为她对政治感兴趣,而是因为,她一直以来都想要站在一个真正对这个世界有影响力的位置上。正是这种渴望驱使她走上了成功之路。

    和贝奇面对面交谈时,你不会觉得坐在自己对面的这个人是一个激进的革命者,她谈吐优雅,思维敏捷,充满智慧,甚至会让你以为她可能是某个新英格兰银行家的女儿。不过,这也的确是事实。贝奇本科时在科尔比学院主修经济学和政治学,并在哈佛商学院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她曾在波士顿的联邦储备银行工作,干过一段时间的投资银行业务,而这份工作让她厌恶不已。

    “我是一个糟糕的银行工作人员,”她说,“我的表现差劲极了。”而根据我对贝奇的了解,我对她的说法持怀疑态度(因为我认为她做什么都不会表现得太差劲)。不过,贝奇本能地了解成就伟业的第一原则:如果你不喜欢你的工作,你就永远不可能做好它。

    “如果你一天工作8小时、10小时、12小时,并且你在你的余生中都将一直从事这份工作,”她说,“那这份工作最好是一个能让你感到兴奋的环境,一个对你有吸引力的生态系统。”

    对当时的她来说,这份工作不是经济金融,而是媒体,确切地说是电视行业。

    在贝奇的职业生涯中,她曾做出过一系列非同寻常的选择,经历过一些被她称为“高风险、高回报”的职业生涯转折点,其中之一就是她决定在媒体行业一试身手。她完全没有媒体从业的背景,也没有接受过相关训练。她在这个圈子里没有熟人,她小时候看的电视和20世纪80年代的其他孩子差不多。因此可以说,她做出这个选择完全是非理性的。但她热爱媒体行业,她对电视着迷。这就和她的总统梦一样:每天晚上,美国的家家户户都会打开电视,观看电视上播报的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新闻时事。贝奇认为,投身电视行业能让她获得真正的影响力。

    1997年,她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谋到了一个职位。她在董事长办公室工作,因此,她有机会接触到公司各个部门的业务,从体育部、新闻部到附属电视台。两年后,公司进行了人事改组,她开始在新闻部担任管理职位。201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她就在那个岗位上。

    当第一架飞机撞上纽约世贸中心的北塔楼时,贝奇甚至能透过她办公室的窗户看到市中心的浓烟。电视台所有的记者都迅速奔赴市中心,数小时内她都无法联系上他们。在那几座大楼楼顶上修筑电视信号塔的几个电视台的工程师也不幸遇难了,这件事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她的身边。

    对新闻界来说,“9·11”恐怖袭击事件是一个会产生持久影响的重大事件。突然之间,民众开始渴望看到实时新闻,了解事态的最新进展。在事件发生后的10天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开始一周7天、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播送新闻,连中间插播的商业广告都取消了。贝奇的办公室里有两张沙发,她会在其中一张沙发上休息,而电视台官方网站的负责人(他需要向贝奇汇报工作)则占用了另一张沙发。几乎所有人都住在了办公室,直到这个国家逐渐恢复正常秩序,他们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们并没有完全恢复“正常秩序”。的确,一天之中采写数次新闻的日子结束了,但一周7天、一天24小时进行新闻播报的规矩被保留下来。对当时的广播新闻网络来说,全天候播送新闻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CNN)就像一只800磅重的大猩猩,威胁着其他新闻媒体网络的生存。但是当然,大家后来逐渐意识到那只真正的800磅重的大猩猩并不是有线电视新闻网络,而是互联网。

    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的那几年中,贝奇见证了一种新型媒体的兴起,其代表者包括美国在线(AOLs)、雅虎、谷歌。她开始频繁前往硅谷,试图深入了解这一新兴媒体形态及其主要参与者。她参加了最早的几届谷歌时代精神大会。她“连上了网络”。她做了一件她的大多数同事都没有去做的事:关注新动向,注意即将涌现的新事物。

    贝奇是电视界的一个异数。她没有接受过节目制作方面的专业培训,大学学的也不是传媒专业。她是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边学边做、自学成才的。(我对此感同身受。)当时,贝奇已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部的高级主管,而这个职位带给她的一大便利就是:她可以随意走访,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安排工作日程。她得以自由地遵从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行探索。

    有一天,她带着她的两个年轻的谷歌工程师朋友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地狱厨房”节目的演播中心转了转。这两位工程师开发了一个很酷的数字化搜索工具,他们称其为“谷歌趋势”(Google Trends)。“谷歌趋势”能显示人们在何时何地、以怎样的频率查找某个词语。贝奇认为这个产品棒极了。她让他们向公司里每一档新闻节目的制片负责人展示这一搜索工具,并盛赞其应用潜力。

    “这个产品有用极了!”她告诉他们,“有了实时数据,我们就可以根据当天谷歌上的搜索趋势,调整当天晚上6 : 30的新闻播报内容的顺序了。”想象一下,《新闻60分》或《新闻48小时》的那些调查记者能借助这个工具做多少事!你将发现你此前从未察觉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使用数字化工具检索信息将成为未来新闻追踪或背景调查的一个固定流程。

    然而,所有的节目制片人都对此表示怀疑。“我简直不敢相信,你竟然用这种垃圾浪费我们的时间。”其中一个制片人说。他们认为,他们并不需要知道人们在搜索什么,选择新闻内容和设定播报顺序是他们的工作,而不是大众的工作。

    贝奇知道,是时候离开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了。但是接下来该去哪儿呢?她不想加入任何一家类似的老牌媒体巨头,她想去变革正在发生的地方。

    没过多久,一家基于博客平台的新兴媒体公司找到了她,他们公司正在招揽一名首席执行官。显然,这家新兴媒体公司与地位崇高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诸多层面相对立:后者为行业巨头,根基深厚,而前者成立还未满一年,网站访问量很少;在后者工作时,贝奇需要听取成百上千的人向她汇报工作,而前者目前只有30个员工。这家新兴媒体的名字叫作“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

    贝奇接受了这份工作。

    贝奇最后一次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莱斯利·穆恩维斯见面时,莱斯利说:“贝奇,你要走我很难过,但我能理解你的决定,我知道你已经在这儿工作很久了。但是……你竟然要去赫芬顿邮报?我真的认为你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我希望你能再考虑一下。你看看,整个新闻界有一个人把这家新公司当回事吗?”

    “莱斯利,我很感谢你这么说,”贝奇回答道,“但我已经决定了。他们马上就要在《纽约时报》上宣布对我的任命了。”就在这次对话结束的20分钟后,刊载了这条报道的《纽约时报》印刷发行,在新闻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贝奇的领导下,赫芬顿邮报成长迅速,无论是读者数量还是公司收益都实现了显著增长。她和三位创始人尝试创建了一种新的媒体商业模式。这一模式的一大新颖之处在于:评论、新闻报道和内容策展三分天下,其中内容策展指的是从其他信息来源收集、提炼(整合)新闻要闻。

    此外,贝奇还看到,赫芬顿邮报所做的不仅仅是吸引“读者”,更是创建一个“读者社区”。如果说前者是被动的,那么后者就是主动的。这是她以前的上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管理层所无法想象的:一家新闻媒体机构,读者发表自己的观点成为其发展的一大驱动力。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当沃尔特·克朗凯特以“就是这样”(“And that’s the way it is…”)这句话作为每日新闻播报的结束语时,对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来说,这一天的信息接收真的就这样结束了。可今非昔比,现在,每个人都是新闻评论员,大家都渴望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尽管赫芬顿邮报这家新兴公司运营得很成功,贝奇也在这家公司干得如鱼得水,但她再一次做出了让那些了解她的人深感震惊的举动。不到两年,她就离开了赫芬顿邮报,寻找下一个变革发生地。2010年年末,业界爆出新闻,贝奇将担任烈焰网(TheBlaze)的董事长。这是一家新成立的时政新闻观点评论网站,是由备受争议的、新近离职的福克斯电视台新闻评论员格伦·贝克创立的。

    如果说,当年贝奇放弃了她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高管职位,选择加入一家前途未卜的新兴媒体公司这一举动,还只是让贝奇的朋友们感到困惑不已的话,那么这一次,贝奇的行动可以说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在很多人看来,贝奇离开赫芬顿邮报这家立场偏向自由党派的媒体机构,转而选择与著名保守派人士格伦·贝克合作,就好似狠狠抽了他们一鞭。

    然而对贝奇来说,这一行动合理得很——这是一个迎接更多变革、寻求更多突破的好机会。

    人们一直在呼唤有亲和力的、与其价值观相一致的媒体。赫芬顿邮报是第一家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我们认为事情就是这样”的大型媒体机构之一。大众渴望这样的声音,而绝大部分主流媒体并没有满足大众的渴望。这一点,格伦做到了。

    我没有真的采访过格伦,但我猜,格伦一定也认为贝奇的决定出乎意料。毕竟,这位哈佛大学毕业生曾先后在联邦储备银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赫芬顿邮报工作过!对一个资深保守派人士来说,这完全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代名词!贝奇说,在他们第一次见面时,格伦“吵嚷尖叫个没完”,但在聊了几分钟后,他们两人就心灵相通了。

    “阿里安娜(赫芬顿邮报的主要创始人)从不和我讨论政治,”贝奇说道,“格伦也从不和我讨论政治。”因为这和政治无关,他们关注的是一种媒体运作的新方式。

    就和她当初加入赫芬顿邮报一样,很多人劝告贝奇不要这么做,认为她想做的事永远不会成功。他们的理由包括:格伦的读者群年龄太大了,不擅长使用数字设备,这对于其增加网站用户访问量的目标而言是个很明显的制约因素;贝奇太激进,太固执己见了;人们绝对不会为了获得网站提供的新闻内容而每月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等等。

    这和贝奇当年选择离开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时面对的状况一模一样。

    “说实话,这样反而能激励我,”贝奇说道,“别人越说我成不了,我越是会迫不及待地向他们证明——我能行!”

    这些劝阻她的人并不愚蠢,也并非缺乏思想深度。但事实证明,他们错了。他们缺乏全方位态势感知能力,他们没有密切关注当前发生的事,而贝奇察觉到了变化。

    贝奇在烈焰网干了4年半,在这段时间,她让这家网站一跃成为Quantcast(一家媒体评测和网络分析公司)评出的50强网站之一。她还开发了电视流媒体的付费订阅模式。自此以后,这一模式就成为付费订阅业务的实际行业标准。

    我从贝奇那儿学到了很多。几年前,我力邀她加入我们飓风集团的顾问团,能拥有这样的同事是我们的幸运。现在,她是数字媒体行业广受盛赞的思想领袖之一。她仍然密切关注着地平线上的一切。我迫切地想要看到,她的下一步会向哪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