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可以说,中国家具业的十年发展,基本完成了产能扩大和市场扩展的历史使命,发展是健康的、良性的。尽管目前还面临着各种困难、问题和挑战,但总体上适应了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了广大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消费需求,发挥了中国制造业重要分支之一的特定作用,为家具行业在全新的层面上整合、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节家具行业的不足

产品开发就等于抄袭加改良

      虽然近年来很多企业强化了自主创新意识,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也进行了积极引导,但由于设计人才特别是高端设计人才短缺、企业设计力量薄弱、创新动能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由此形成的同质化竞争已成为影响中国家具整体水平提升的瓶颈。

美国有乡村的淳朴、英国有传统的典雅、意大利有米兰的超前、而中国家具的风格是什么?能否形成独特的文化价值?目前中国家具业缺乏独到设计,抄袭模仿普遍,大多数家具厂没有专业设计人员,大部分厂家老板就是设计师,凭着感觉和想象去设计或生搬硬套。家具展会、品牌的专卖店成为抄袭的好场所,很多家具卖场打着禁止拍照的招牌,一款畅销的产品3个月后就在模仿者的专卖店上架了。上海文定路家具卖场圈很多商家的服务就有按需定制的抄袭,你看见北欧风情那款产品,模仿到90%的功能,只需要30%的价格去吸引消费者。对于真正国际品牌来说,他们是不怕人家进行抄袭,他们以开发的速度作为驱动力,他们在网站上标注了产品的尺寸、结构、材质、甚至是CAD的图纸,比如写意空间、宜家家居等国际性公司。你能抄袭的只是单件产品形态,那种整体风格和味道以及企业的创新速度你没有办法抄袭到。

不肯花力气研究市场和引导消费,以及提高消费者消费水平和意识,不注重打造家具品牌,短期生产销售行为普遍,不可避免地造成混乱盲目的市场局面,再加上激烈的竞争,促使厂家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各出奇招,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对产品开发的轻视与无奈企业在开发战略上的目光短浅,开发人才上的青黄不接,产品的反复抄袭和想当然的“老板式”设计,将会从根本上扼杀家具市场前途的最大敌人。如果没有了强有力的产品,我们的销售人员纵然有回天之术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切努力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只有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优胜劣汰,使生产和开发相对集中,行业才会具有生命力,才会形成气候和规模。家具业的最后格局将是:设计、制造、销售的完全分离。

在品种上缺少标准

不同厂家的产品乃至于同一厂家不同时期的产品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不能互相搭配,缺少间容性;同一厂家前后生产的产品,以及整个市场不同时期的产品之间,缺少一定的继承性。产品细节上毫无实际意义的频频变化,给客户和营销者带来很大的压力,有时,一套餐椅中的一张出了问题,或者要增加几张的时候,往往寻遍市场也无法如愿。这种情况,使得各厂家之间,产品之间,各自为政、孤立无援。

售后服务的缺失

产品维修与服务欠缺,若大规模的家具市场,每年数百亿的销售量,在全国竟没有一家像样的维修点,连几百元、几十元一件的西服都随处可以找到干洗店和缝补店,动辙成千上万元一套的家具竟无处维修,难道我们的制造商把每一个用户都当成了“大款”不成?莫非我们的家具都是一次性用品?家具配套服务的不健全,令广大的客户感到困惑。我们的家具生产者心里想的究竟是什么,纵然不为行业负责,也该为自己的产品想想。

二手交易不健全阻碍消费

家具毕竟是一种体积庞大的物品,占据着很大的空间;家具又是一种价值较高的东西,即使不用了,如果功能不是完全丧失,也觉得弃之可惜。而家具的款式、风格又变化很快,令得越来越多的家庭喜新厌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置自己的旧家具,成为一些打算对家具更新换代的家庭的一大难题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惰性将会延缓他们的家具更新计划。我们的家具制造厂商,有责任率先考虑这一问题,如果能够建立起像样的二手家具市场,或是对自己品牌的家具实行以旧换新,对销售工作将会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对人力资源严峻形势认识不足

中国家具行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受着人力资源供给状况的影响,劳动价值低一直是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但随着国力增强,这种优势即使存在,人力资源短缺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在家具行业的表现尤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更多的新型行业崛起,家具企业由于劳动强度大,噪音、污染严重、危险性大等原因,逐渐不被选择;本行业从业人员因年龄、生育、个人创业等种种原因而减少;实行计划生育之后的影响开始显现;农民的生活和劳作状况的改善;行业对从业人员总量的需求增加。由于许多企业对这一点认识不足,没有及时采取增加机械作业比重的办法来解决,反而高薪去“挖人”,提高了制造成本,又难以长久维持。

企业背景各异难以整合

一个行业要得以迅速发展,首先是自身的整合。中国的通讯、金融行业之所以发展的快,就是由于仅有几家。中国的家具厂如此之多是很不正常的。早日整合对企业、对国家、对消费者都是有益的。但是这些企业的背景不同,整合进程将会放慢,依靠市场规律去自然选择还得需要一段时间。

从业者素质低下制约发展

中国的家具制造行业,上至企业的所有者,下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到一般员工,和其它行业相比,其素质普遍偏低,这必然会在企业决策、大政方针、经营管理、市场战略等各个方面导致行业的整体滞后。开了几十年厂,木材从来没有盘点过的人大有人在。中国的家具企业,成功大都是偶然的,要走一条成功的必然之路,还需要学习。

生产的效率低下

    中国家具生产企业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至今未走出“木工加油漆工”的粗线条生产,每个环节从进材料到终端产品都是独自完成,有的甚至是一个师傅从头做到尾,每个厂家的设备都相差无几,逃脱不了简单化造型、模仿化设计的窠臼。专业化的不足,一方面使生产效率比较低,另一方面要想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很难。

从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工业的嬗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传统乃至陈旧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束缚。因此,在中国家具生产企业包括流通企业中,仍然有不少属于粗狂式经营方式,管理水平落后,导致劳动生产率偏低,特别是同发达国家的家具工业相比,更须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加倍努力。

    从家具业人均劳动生产率看,意大利为4.5万美元/人年,日本为10.8万美元/人年,英国为3.0万美元/人年,加拿大为9.2万美元/人年,美国为6万美元/人年,中国为0.3万美元/人年,只相当于英国的1/10,意大利的1/15,美国的1/20,相比日本、加拿大等差距更大。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家具生产大多以“物美价廉”著称,售价较低。

企业经营的环境在恶化

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

最近两年来,中国经济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政府主管部门为保持经济的稳步协调发展,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对于中国制造能力的客观要求,频频出台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给企业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以及出口退税率的降低、限制加工贸易等等,给出口企业带来很大压力。

劳动力成本加大,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成本上升: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曾经是中国家具物美价廉的“独门秘籍”,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加速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更兼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也与国际市场同步上升,几大因素加剧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因此,中国家具企业必须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来消化成本的增加,方能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产能过剩、销售只会拼价格:

从国家统计局拿到的数据来看,2007年规模以上企业3603个,年平均人数83.3万;2008年家具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4110,年平均人数91.3万。每年规模以上企业的增长速度在10%左右,小型企业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已有8万多家家具生产企业。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经营较差,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不知道有多少家中小企业倒闭,这也是市场规律使然,也是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在终端销售上,从各大商场的家具专卖店来看,都在血拼最低价格,这个在以后的市场调研里面会详细提及。

第四节家具行业的发展机会

从家具的国内发展来说,已经走过20年的高速发展期,虽然在经济危机下,内贸还是增长了10%以上,以后发展速度预计将以10-15%速度增长。以后家具行业发展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具消费观念转变

上世纪80年代,家具属于耐用品,有的家具甚至是传3代,使用100年不变,家具的作用以实用储物为主。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消费观念悄然发生变化,家具已经成为一种装饰品,更需时尚化、个性化,家具的更新换代缩短到5-1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