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若是可能,清玉并不希望釉玉知道这个事实,想来釉玉也是这般想法,所以两人虽然都知道了真相,但是抱着为了对方好的目的,隐瞒了下来,没有告诉彼此。清玉深深的看了釉玉一眼,道:“在知道我和你并非林家血脉之后,我花了几年的功夫在外面将事情查了个清楚明白。不在家里查询,不是因为信不过母亲,而是家里人多嘴杂,心思各异,何况我也不想惹母亲伤心。”

“是的,当年父亲是救了林老爷一命,父亲对林老爷有救命之恩,但是林家要谢也应该是的人也是父亲和他老家的妻子和儿女。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算什么?连‘外室子’都算不上。我们的生母不过是秦淮河上画舫的一名魁首,她和父亲有了几天的露水姻缘有了我们。父亲膝下早有三儿两女,都是嫡出,哪里稀罕生母身份微贱的我们。母亲抱着我们找上门来,父亲根本不想认下,只想着给母亲几两银子将人打发走。后来我们的母亲看在父亲身上得不到她想要的,就将我们卖入戏班,跟一名山西来的富商走了。……”时日已久,往事湮灭,清玉的力量又不上林海,所以查出的事实虽然大体没错,但是在细节上还是有些微的差别。

虽然釉玉已经知道她并非林家女儿,但是心中对生身父母还是抱着美好的幻想的,如今听清玉这么一说,没想到事实竟然会这么不堪,心中为生身父母立的圣碑就这么坍塌了,清玉摇着头,满眼的不敢置信,嘴里喃喃道:“我不信,我不信,怎么会是这样?这怎么可能?……”

看着釉玉的模样,清玉眼中闪过一丝悲痛。为人子女的,特别是他们这种没见过父母面的,自然在心中将自身的父母想的好的不能再好,只觉得千好万好,谁都比不上。当初他查到这些事实的时候,若是铁证确凿,他也是不愿意相信,原来自身的父母竟然会是这样的人。

“外室子是什么样的身份你不会不清楚?何况我们连外室子都不是。若是我们被送到河南新郑的老家,当初父亲在世的时候,他都不肯认我们,你觉得父亲过世后,那边的林家会肯认下我们?父亲是救了林老爷一命,但是却不是救林老爷而去世的,乃是后面出外公干因公而亡。对于父亲的救命之恩,林家早已谢过。后来父亲过世,又是林家派人将父亲灵柩和朝廷的抚恤送往父亲的老家,林家根本不欠父亲什么。纵使欠了,林家要报恩,也报不到我们头上。”所以林家收养他们是恩德。

“我随着弘一大师四处游历的时候,曾经央求大师带我到父亲的老家河南新郑去看过。……”听清玉说去过河南新郑,父亲的老家,低头拭泪的釉玉猛地抬头看向清玉,似乎要看出什么似的。清玉对釉玉的反应视若未睹,神色淡淡的道:“父亲去世,嫡母靠着林家的谢礼和父亲的抚恤金,日子过得倒也富足,家里雇了两个婆子和几个长工做活。大女儿嫁给县上书办的儿子让嫡母洋洋自得,四处炫耀,左邻右舍也羡慕的不得了。三个儿子也都送入学堂读书,只是近几年河南新郑的科举考试录用名单上,并未见到过林家人的名字。……”

釉玉听得目瞪口呆。一名知县的书办的儿子成为女婿,就让河南新郑林家得意洋洋?书办连官都算不上,充其量不过为一名小吏而已。这样的人家到林家,不要说求娶林家女儿,就是她们身边的大丫头恐怕都看不中。再说,都说穷文富武,但是真正贫寒人家还是读不起书的。不说笔墨纸砚和束脩的花费,单买书的费用都是一笔巨额开支。虽然活字印刷术已经发明了很长时间,但是书价依然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担的。有买一本书的钱,足够一家五口过两三个月。所以有些普通家庭的学子买不起书,只能抄书。

何况,世上有几个无师自通的天才,想要参加科举考试,除了自身刻苦攻读之外,还需要有出色的先生教导,点拨。但是在这个阶级分明的社会,高端教育尤其是最顶级的精英教育都被世家权贵所垄断。清玉和霁玉能够拜在弘一大师门下,清玉和霁玉的资质放在一边,林海和弘一大师的交情是一个原因,林家的家世背景也是一个原因。

若是清玉没了林家的身份,只是一个秦淮河画舫的魁首的非婚生子,哪怕他天分再高,再惊采绝艳,就是在弘一大师前把头都磕破,腿跪断了,太阳从西边出来,也没有一丝拜师的可能。何况清玉的资质不过一般。不说弘一大师,就是随意找一位“好为人师”的先生过来,你问问他愿不愿意教导连外室子都算不上的清玉读书,人家都会大怒的拂袖而去,并认为你是在故意羞辱读书人。何况,清玉若是原来的身份的话,他也没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清玉苦笑了一下,道:“林家对我俩恩比天高,我若是有其他想法,岂不是猪狗不如了?”再说,他要真是别有心思,贾敏什么也不做,只要将他真正的身世抖落出来,他哪里讨得了好,不要说现在拥有的都会失去,恐怕还会沦落到人人唾弃的地步。

釉玉此次过来原本是担心清玉,前来劝慰他的,没想到白担心一场不说,反而在清玉这里知道了真正的身世,受的冲击更大。因此低声道:“既然哥哥都明白,我也不多话了。我先回去了。”此刻她心乱的很,迫切的需要静一静。清玉叹了一口气道:“今日选择将真相告诉你,除了不想让你为我继续担心之外,更是因为我担心,你这般为我担心的言行,有疑了母亲之意,伤了母亲的心。”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清玉不好和釉玉说。在给釉玉议亲之时,清玉发现嫡庶的婚事差别很大。因为釉玉待遇和黛玉一般无二,因此他担心,在婚嫁时,釉玉对婚事期望过高,接受不了落差,所以这才想着告知釉玉真正的身份,有河南新郑林家比着,这样的话,纵使和黛玉相差悬殊,失落感就不会那么强。没想到釉玉竟然早就知道了身世。

闻言,釉玉面露惶恐之色,急急的解释道:“我没有那个意思,我感激母亲还来不及呢。我只是,只是担心你不知道内情,在家里下人和外人的虚捧之下迷失了本心,起了和霁玉相争之意,……,从而伤了母亲的心。”

清玉笑着拍了拍釉玉的肩膀道:“不用急急的解释,我的意思我明白。其实母亲睿智,未雨绸缪,早就虑到这里了。这不,事情已经得到了圆满解决。皇上赏了爵位下来,霁玉身上有了爵位,那些看风使舵的下人也就安分下来了。”

送走了釉玉,清玉面露一丝苦笑,回到书房。他承认在听到霁玉被封爵的时候,心中曾经一闪而逝过那么一丝失落。不为别的,只因为霁玉有一个为他处处打算在前头的母亲。就算他身份真是林家子,他也争不过霁玉。他怎么争?拿什么和霁玉争?

不说霁玉现下有个强力的外家做依靠,单贾敏他都应付不了。贾敏为人精明,算无遗策,走一步看三步,早早的就看到前面了,在事情刚露出一点端倪的时候,就把苗头扼杀住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根本连一争之力都没有。还是趁早死了心,乖乖的做林家的好子孙好了。做人呀,还是要知足才好!



作者有话要说:①清玉的年纪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十五了。但是宝钗比他大,按照后面元春省亲过后宝钗才过十五岁生日算的话,那么清玉这个年纪我就没法算了。

其实红楼里的年龄真的不好算。书中第四十九回中曾写道“大观园中,比先又热闹了多少:李纨为首,余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再添上凤姐儿和宝玉,一共十三人。叙起年庚,除李纨年纪最长,凤姐次之,余者皆不过十五六七岁,大半同年异月,连他们自己也不能记清谁长谁幼;并贾母王夫人及家中婆子丫头也不能细细分清,不过是“姐”“妹”“兄”“弟”四个字,随便乱叫。”

但是怎么推,年纪也不太多。似乎红楼的诸人有一段时日,像柯南一般,被诅咒了永远在一年级。他们也不长了,年龄永远停留在那里。所以文中清玉具体多大年纪,我就没写。

wωw奇Qìsuu書com网、第八五章计较

虽然贾府上下都忙着建省亲别院一事,但是忙碌的人不包括宝玉、迎春三姐妹和贾母。宝玉因为家里有这等大事,贾政不来问他的书,心中自是畅快,美中不足的是林家几位表姐妹不在。更让人无奈的是秦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也着实让宝玉悬心,不能乐业。这日秦钟竟然就这么去了,虽然宝玉收到消息,赶得及见上秦钟一面,送他最后一程,但是宝玉心伤秦钟之死,痛哭不止,跟着他的李贵等人好容易劝解半日方住,归时还带着余哀。

茗烟给宝玉捎信说秦钟不中用的时候,宝玉是禀过贾母,回房换过衣裳才出的门,所以袭人她们也知道秦钟不行了。等宝玉走后,知道宝玉和秦钟交好的袭人忙忙的将房里大红大紫颜色鲜亮的物件换了下来,又特特拿出一套甜白瓷的茶具替换了原本用的珊瑚红描金绘彩茶具。……

之所以如此这般作为乃是因为上次宝玉一身红衣去林家,被霁玉撅了回来。宝玉又羞又恼的回到府里,袭人给他上茶,他见了一身桃红的袭人端上来的胭脂红地粉彩花卉盖碗,勾起前情,迁怒到袭人身上,将茶碗砸了不说,还数落了袭人一顿。晴雯还在一旁添油加醋,一个劲的道袭人素日里行事周到妥帖,从来都想到主子前面,怎么这次宝玉穿着红衣去孝中的林家,她怎么没有想到前面,竟然让宝玉就这么去了,以至于宝玉被臊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