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簪花红袍传 > 第三十三回 初会清雅 (5)

第三十三回 初会清雅 (5)



                                    清雅十分高兴,起身回礼,道:“掌教师叔不必客气!弟子方才言语冒犯之处,希望您不要见怪!”她姿容淡雅,此时面含微笑,竟是明艳动人,小云先是一怔,继而哈哈一笑,道:“这怎么可能?请坐!”两人归坐,清雅道:“弟子的确已经想好了几条措施,但是否可以付诸实施,尚请掌教师叔做出定夺!”整理一下思路,继续道:“本教之中精通医术的人不在少数,可从中挑选出数十名佼佼者。专门从事研究、配制各种滋补、养颜类药剂。然后派专人将药剂成品,运往京师和各大都市。销售给达官贵人,和饱食终日、无所事是的太太和小姐们使用。这些人生活优裕,平常极少生病,向他们推销治病药剂,根本无法获得利益。但有钱人为了能够长享富贵,对日常调养和滋补极为重视,也很舍得花钱。所以这些专门配制的药剂,不但销路毫无问题,而且也能卖出个好价钱。只要保证货源充足,弟子认为,一年挣个千万两白银,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这条措施极富创意,实行起来也并不困难。小云听后大为赞赏,拇指一挑,笑道:“了不起!请继续讲下去,我洗耳恭听!”清雅嫣然一笑,道:“六师叔荣松是天下少有的能工巧匠,经他亲手打造的兵器,无一不是精品。江湖中人视之为奇珍异宝,广泛予以收藏和购买。因供不应求,眼下六师叔打造的兵刃,价钱已经极高。五年前六师叔打制了一柄只有三寸多长的柳叶飞刀,当时只卖了一百五十两。但就在上年年底,这柄飞刀出现在京城拍卖行,经过轮番竞价,最后被素有‘神龙’之誉的一代大侠李寻欢,以七万两白银的高价抢先购得。可见六师叔打制的兵刃,极具市场潜力!即如此,我们何不让六师叔挑选几名得力助手,于空闲时间打制兵刃,不但可以满足日益高涨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可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如果以每年打造三十至五十把兵刃计算,本教至少可获纯利一千五百万两左右,可以大大缓解财政危机。”

        停顿一下,道:“入教在十年左右的本教弟子,几乎全部精通命理。可以从中挑选出数百名能言善辩之人,于功课之余,前往较大的城镇,设点占问卜筮。一年下来,也能收入几百万两白银。”听到这里,小云目瞪口呆,清雅微微一笑,道:“如果这三项措施,仍然无法补足四千多万两的巨大差额,弟子还有最后一项措施,可以用来救急!”

        此时,小云对清雅的识见,已是极感钦佩。闻言大笑,道:“你就别卖关子了!还是直说吧!”清雅抿嘴微笑,神情妩媚,起身向书橱走去。腰肢款摆,婀娜多姿,小云心中涌起几分异样的感受。清雅从书橱中取出一方绣花锦帕,折回原位,见小云盯着自己目不转睛,不由得双颊微红,低头轻轻唤了声“师叔!”言语中含有少许娇羞,似乎也有几丝喜悦,或许还有几分轻嗔薄怒。短短两字,所含感情竟是颇为复杂。

        小云如梦初醒,“啊”了一声,移开目光,道:“对不起!我走神了!你继续讲下去。”他虽然掩饰的很好,但清雅仍能觉察此刻他有些不太自然。清雅心口怦怦直跳,双颊红晕愈加明艳动人。向小云飞快瞥了一眼,垂下眼睑,长长睫毛微微颤动,伸手递过锦帕,小声道:“师叔,如果将这块锦帕拿到市镇上出售,您认为可得多少银两?”不知不觉间,她在称呼小云时,已将“掌教”两字省去,语气比先前稍显亲密。

        小云将锦帕接过,举止小心翼翼,尽量避免触碰到清雅的肌肤。平定心神,展开锦帕,细细观看。锦帕右下角,一朵盛开的鲜花上停着一只彩蝶,双翼微张,展翅欲飞,栩栩如生。整幅绣品,构图精准,色彩鲜艳,允称佳作。小云将锦帕放在桌上,道:“这幅绣品,构图精妙,绣工奇绝,可见创作者的艺术造诣颇为不凡。但真要拿到市面上出售,我估计最多也只能卖个三、五两白银。”

        这方锦帕实为清雅亲手所绣,此刻听到小云称赞有加,她喜上眉梢,道:“师叔法眼无差!像这么大一幅绣品,就算是素有‘天下第一针’之称的京城凤四娘亲手所绣,最多也只能卖到六两纹银。但弟子给您观看的这方锦帕,却有所不同。如果拿到京城的‘芝兰锦绣斋’出售,估计最少也能卖出一千五百两纹银!”

        小云大感惊奇,再次拿起锦帕,仔细观看。见它除了绣工精良,用料却极为普通,并无出奇之处。道:“为何唯独这方锦帕能卖出这么高的价钱?”清雅颇显羞涩,将头垂下,低声道:“因为它是弟子亲手所绣!”小云更加不解,道:“这又为何?”

        清雅微笑道:“世俗中人,尤其是文人骚客,对本教出家的女弟子深感好奇和仰慕。认为青春少女,长伴清灯黄卷,隐迹荒山,洗尽铅华,抛家舍业,禁绝人间物欲的生活,即可怜可敬,又复孤单清苦。激起了这些感情异常细腻、充沛文人的怜爱之心。本教女弟子的所有绣品,大到衣服被面,小到手帕丝袜,无不成为他们热衷收藏的对象。他们认为这些绣品,未受尘世浊欲污染,纯洁无暇,如能拥有一件,可以涤荡心尘。起初,只有极少数的文人有此嗜好,但近几年已逐渐形成一种风气和时尚。由于市场需求量增大,这些绣品的价值也就水涨船高。最初几年,‘芝兰锦绣斋’上山收购绣品,每幅最多只给纹银十两。截止到去年年底,收购价已经涨到每幅一千五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