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 Part6 克服障碍:在成长的路上不断自我精进

Part6 克服障碍:在成长的路上不断自我精进




在做成任何一件事情之前,我们都面对无数导致失败的障碍,或许是外因,或许是内因,又或者两者双管齐下。在内外因两方面中,内因的作用往往更大,它起着主导作用,决定了我们在面对外界障碍时所选择的态度。



过有自控力的生活


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障碍和挫折,若是积极面对,勇于克服,收到的效果自然是正面的,反之,则是负面的。因此,懂得掌控自己的意志力,会让我们在已经选择的“重复之路”上的步伐更快。

上大学时,列宁有了吸烟的习惯。他的母亲作为医生的女儿,尤为清楚吸烟的害处,看着儿子吸烟成瘾,她很是头疼,反复劝说列宁戒烟,奈何效果不佳。每当母亲说起吸烟不利于健康时,列宁总会不以为然的对母亲说:“妈妈,我是健康的,吸这点烟不可能造成多大的危害。”

为了列宁的健康,母亲依旧想方设法的让他远离吸烟,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有一天,母亲将列宁叫到身旁,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我们是靠你父亲的抚恤金过日子,抚恤金是不多的,每一样多余的花费都会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你吸烟虽然花费不多,但日长天久,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假如你不吸烟,那对家庭生活是有好处的。”

实际上,当时俄国的纸烟非常便宜,母亲之所以要这样对列宁说,无非是为了让他把烟戒掉。

听了母亲的话,列宁感到惭愧,他向母亲保证道:“您说的这些过去我没有考虑到,从今天开始,我不会再吸烟了。”说完,他将口袋里的烟都掏了出来,放在桌子上,决心再也不去抽烟。

果真,列宁说到做到,即便是再大的烟瘾,他也控制着自己的行为。

列宁的自控力,也是促成他站在权力之巅的重要因素之一。自控力越强的人,越有自律性,他在锁定目标之后,便会一路向前,“控制”着自己的脚步。可遗憾的是,我们中间的大部分人都缺乏自控力,这也是导致更多人平凡无奇的根本原因之一——我们多会在充满诱惑的人生旅途中“跌倒”。

瓦特·米伽尔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他做过一个“软糖实验”颇为有名。

“软糖实验”的对象是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孩子们,实验将持续追踪他们直到中学毕业。实验者将一群4岁的孩子叫到一间屋子,随后发给每人一颗糖,并叮嘱大家:“我有事情要出去一会儿,你们可以马上吃掉糖,但如果谁能坚持到我回来的时候再吃,就能够得到两块糖。”

实验者走后,孩子们的表现截然不同。有的孩子马上吃掉了糖块;有些孩子犹豫再三后,吃掉了手里的糖;还有一些孩子想尽方法让自己坚持下来,他们有的干脆闭上眼睛,有的自言自语或者玩弄手脚转移注意力,总之就是忍着不吃。20分钟之后,实验者回到房间,如他承诺的那样,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又得到了一块糖。

实验结束后,实验者对这群孩子进行了为期14年的跟踪调查。实验者发现,进入中学后,孩子们的表现存在明显的差异。那部分有自控力的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明显要强于其他孩子,他们面对挑战不会轻易退缩,有着极强的自信心,尤其是在追求目标的时候,可以压抑住贪玩的心,面对种种诱惑而不乱阵脚,对自己的身心有着很好的自控力。反观那些提前吃掉糖块的孩子们,表现却差强人意,他们遇到困难后,容易显露出懦弱的样子,遭受挫折便灰心丧气,很难再振作起来,而且如同小时候那样,禁不住诱惑,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

自控力的缺失,就如没了绑紧弓的弦,会让一个人变得松垮,这也让走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的“重复”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