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晓肚知肠:肠菌的小心思 > 四 肠脑和大脑,我该听谁的?

四 肠脑和大脑,我该听谁的?

    1 压力大,导致不停地吃吃吃?

    非洲大草原上,一只羚羊正在低头吃草,不时抬头环顾四周,耳朵也转来转去,时刻警惕着捕食者。不远处一头猎豹已经盯上了它,这头豹子已经饿了三天了,饥肠辘辘,它必须拼尽全力抓到这只羚羊。猎豹匍匐前进,不断地接近羚羊,突然,它找准时机起身飞奔,向羚羊发起了攻击,羚羊发现了捕食者,撒腿就跑。一场漫长的追逐后,几乎毫无悬念,羚羊成了猎豹的食物。

    有形的压力

    这样的场景,在动物世界里无时无刻不在上演。食草动物们每天都面临着两方面的压力,一个是吃,压力来自自身,没有食物吃就得饿死;另一个是被吃,压力来自捕食者,不时刻提防它们就要被吃。食肉动物也面临上述两方面的压力,但是两者的感受完全不同。草很丰富,也不会跑,食草动物主要的担心是被吃;而食肉动物呢?处于食物链更高一级的它们,可能对被吃的担心较食草动物要小一些,它们最担心的应该是吃,因为食物会跑,必须不断地捕食。

    无形的压力

    作为最高等动物的人类,早已远离了茹毛饮血的年代,压力也远不是吃和被吃这么简单。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使得其动物属性被社会属性所掩盖,这造就了更复杂更多变的压力。想一想,一生之中无忧无虑的时期有多久?可能也就是出生后的那几年。上学之后就要面临学习上的压力,上班了有工作压力,结婚了又要承担生活上的压力,而且现在就连出生后那几年无忧无虑的时光也在缩短,起跑线的说法害得多少孩子要承受与之年龄不相称的压力。

    与动物不同,人类面临的压力通常是无形的,而动物的压力不是肉就是草,都是实物,都是有形的。有一种说法是斑马不会得胃溃疡,因为它们从不会胡思乱想,面对食肉动物时,不是战斗就是逃跑,一旦逃脱追捕就又开始悠闲地吃草了。

    无形的压力比有形的压力杀伤力更大。人类之所以能够在自然界中脱颖而出,成为万物之灵,完全是因为其发达的大脑。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人有七情六欲,会不自觉地胡思乱想,产生无尽的烦恼,这些都是大脑指导人类探索发现和发明创造之余的附赠品,无形的压力就来源于此。

    已有研究发现,人类的压力会引发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还会引起胃炎、胃溃疡、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道疾病。在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中,性格偏内向的人群所占的比例很大。他们不爱积极主动与人交往,很少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有什么事都窝在心里,还很要强,总是默默地承受着各种压力。

    各位读者,请反观一下自己,如果具备上面的性格特征或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你是否也经常出现反酸、胃疼、消化不良、上厕所次数偏多或便秘、晚上睡眠不好的情况呢?

    压力使人变胖?

    本文一开始描述的猎豹捕食的场景把食物、运动和压力这三者的关系作了形象的说明,食物会转化为压力,引起动物运动行为变化,演变成一场追逐。食物链的良性循环已经向我们展示出适当的压力所产生的运动行为使得动物更加健壮,最近的一项研究则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了完美的诠释。

    来自瑞典的科学家拿一种鲈鱼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了食物、运动和压力三者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动物身体的影响。在一个大鱼缸里,有丰美的水草和充足的食物,鲈鱼们活得悠然自得,它们活动不多,慢悠悠地浮上浮下,生活很是惬意。当把捕食者,一种梭子鱼放入鱼缸时,形势陡然变了。捕食者的加入,给鲈鱼们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它们需要时刻提防着被梭子鱼吃掉。它们在进食时,速度比原来更快,同时吃得也更多,运动也随之大幅提升,很少再去水面上游戏,而是更多地待在水底,最终,它们的体型发生了巨大变化,相比没有捕食者的时候,鲈鱼的体型至少增大了20%!这种体型的增加,主要是压力和运动引起的。对于鲈鱼来说,面对捕食者,它们不得不靠多运动来逃避追杀,另外,它们又不得不提高生长速率,迅速增大体型,来获得跟捕食者抗衡的能力。

    同样,人在面临压力时,在饮食方面也会有所改变,大脑指示人体补充更多能量以应对外界给予的巨大压力。在这个时期,人会吃得更多,同时嗜好更多高糖、高盐、高脂的垃圾食品,可是却不需要像其他动物一样必须增加运动以应对捕食者的袭击。那么,人的能量补充上来了,运动却没有跟上,其结果呢?就是人越来越胖,而不是越来越壮。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压力大的人喜欢运动,而更多的时候是没有机会运动,长此以往,最终,都改变了体型,变成了“大胖子”,就跟鲈鱼一样体型变得更大。不同的是,人家鱼因为必须运动,长出来的都是瘦肉,而人呢,像“养猪”一样,光吃不动,长的是肥肉。这就证明了,并不是没心没肺,能吃能睡的人才胖,那些压力大的人,由于压力导致饮食改变,运动又没跟上,最终,也会改变体型,变成胖子。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为了能在规定时间把书稿交给出版社,我不得不白天工作,晚上写书,熬夜成了家常便饭。过年放假期间,因为有了难得的大段时间,更是如此。在这期间,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食欲特别好,虽然,每天朋友圈里的运动步数只有几百,但总觉得吃不饱,桌子上摆放的水果、干果等,都会忍不住不停往嘴里放。结果可想而知,仅在过年的几天假期里,我的体重差不多增加了10斤,肚子又大了一圈。

    响应压力的肠道菌群

    菌-肠-脑轴的存在会把大脑感受到的压力传递给肠脑,引起肠道微生物的改变。早在1974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就观察到,如果不给小鼠喂食、喂水,还不让它们睡觉,过不了多久,它们胃里、小肠和大肠中乳酸杆菌的量会明显减少。后来发现,这种现象不光出现在小鼠身上,当有压力源存在时,其他动物体内也会出现类似的变化。

    1999年,研究人员发现,如果硬生生地把小猕猴从母猴身边分开一周后,小猕猴会出现和人类类似的抑郁症状,肠道中乳酸杆菌的量也明显减少,特别是罗伊氏乳杆菌,并且这种减少与猕猴的精神状态有关。但是,当小猕猴重新回到母猴身边,回归猴群一段时间后,肠道中乳酸杆菌的数量还会恢复回来。类似地,如果在小鼠出生后的14天里把它与母鼠分离,小鼠粪便也会出现乳酸杆菌减少。

    还有人尝试了其他的“威胁”方式,他们不停的来回摇动小鼠,等把小鼠摇晕后看它们肠道微生物的变化,结果发现,摇晕后的小鼠肠道中乳酸杆菌的量也减少了。有意思的是,压力造成的乳酸杆菌减少主要发生在肠黏膜上,而对粪便中的乳酸杆菌数量影响不明显。这也说明,受影响的实际上是与肠脑最直接接触的微生物,不直接跟肠道接触的肠腔中的微生物受到的影响较小。这可能是压力通过肠黏膜,把大脑感受到的压力信号传递给了生活在肠黏膜中的乳酸杆菌,从而抑制了它们的生长。

    压力应激破坏肠道微生物

    虽然,断食、断水、强制母子分离等做法给动物造成的压力是暂时的,发生得比较突然,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但都能对肠道微生物造成影响。而长时间的、缓慢的压力对肠道微生物的“杀伤力”可能更强。有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长时间束缚应激刺激,也就是从每天晚上六点钟开始,把小鼠塞进一个比它身体稍大的圆桶里,让它不能动弹,第二天早上八点,再把它们放出来,如此反复,连续一周。小鼠们在夜间本该是最活跃的时候,一下子被圆桶裹住身子,不让动弹,并且持续一整个晚上,周而复始,被连续折磨七天,小鼠们慢慢的心理“崩溃”了。这种缓慢、持续的压力会导致小鼠肠道中兼性厌氧菌过度生长,肠道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都明显减少,同时,肠道中致病菌的量明显增加,被病菌感染的概率也大幅增加。

    在人类社会,压力应激的种类很多,吃不饱、穿不暖、感染疾病、遭遇灾难等突发意外情况时有发生。短时的应激会对肠道微生物造成影响,而长期慢性的应激,比如患得患失的性格、家庭冷暴力、生活拮据、慢性病痛、情感压抑等也都有可能对肠道微生物造成类似影响,特别是乳酸杆菌的减少,致病菌的增加,最终,引起各类身心疾病。

    此刻,我突然想到一个人,她的一生很符合这样的情况。多愁善感、敏感而多疑、整日郁郁寡欢的林黛玉,她常年疾病缠身,好不容易熬到贾宝玉结婚之时,更是遭受突然的重大打击,最后泪尽而逝。林黛玉的一生应该都在承受肠道菌群失调的痛苦,一方面是由于其本身的性格特征,焦虑抑郁,并且经常失眠;另一方面,她本身体弱多病,肠道菌群发育不完善,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下。有人猜测,她可能最终因为免疫力变差,病菌感染而死于肺结核。而压力和健康的关系已经非常清晰了,很多经历过不幸的人,除了精神上遭受打击,身体也会跟着得病,而这可能源于肠道微生物的改变。在林黛玉17年的生命中,长期慢性应激和短时的突然打击过程之中也许少不了肠道微生物的身影。

    然而,压力究竟是如何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呢?美国得州理工大学的马克·莱特(Mark Lyte)博士曾经做过一项开拓性的研究。儿茶酚胺(包括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是一类神经递质,当把这种激素放在致病性大肠杆菌培养基上时,大肠杆菌的数量增加了1000倍以上,并且细菌毒素的量也大幅增加。这种激素除了可以增加致病菌,还影响动物口腔和胃肠道中多种微生物的组成。这就说明,人类在紧张焦虑时分泌的激素,本身就能促进肠道有害菌的增长,引起肠道微生物组成的改变。